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能建重要的区域战略市场。...袁家军说,重庆是一座超大规模城市,工业基础雄厚,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同时,一些地方提出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排污许可制、排污权交易等改革,推进跨区域生态环境共管联治;一些地区还强调,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长江经济带、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
例如,在兰坪县康华电解锌厂厂区及渣库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项目(epc)中,高能环境与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环保工程和建设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攻克了复杂的生态环境整改难题
(四)推动长江流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带。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态共治,优化高水平保护机制。...(一)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四)推动长江流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带。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态共治,优化高水平保护机制。...(一)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修正)》,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力支持配合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强大合力。实施长江经济带、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推动解决1600多个突出问题。
加大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锰三角”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工腾退地块治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移动源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物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耕地土壤污染治理、重要湖库水生态修复
国家有关部门2019年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要求,禁止在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江西省有关部门在制定落实负面清单指南实施细则时放松要求。...公司采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未建设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大量淋溶水积存在采矿坑内,废石废渣、污泥露天堆放,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抚州市、吉安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进展迟缓。
、全省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池建设、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芦淞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4、水运(10个)36 虞公港集疏运体系及临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 澧水石门至澧县航道建设工程38 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39 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建设三期工程40 长江经济带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项目
项目建设实施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促进“两山”转化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三峡库区“高峡平湖”美景的点睛之笔,对助力涪陵区提升城市能级
(七)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1.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符合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求的、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突出的特定区域,采取系统整治思路和举措,解决同一区域范围内各类污染要素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修复项目。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版)》等文件精神,对于限制内和淘汰类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积极践行“两山”理念, 把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绿色矿山、绿色电站、绿色化工和绿色运输建设。...强化污染防治攻坚、节能降碳改造和生态修复治理。开展生态环境依法合规全面排查整治,实现长江流域、京津冀区域重点企业生态遥感监测全覆盖。
关于湖南省2024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拟申报项目的公示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抓紧做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2024年投资计划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
报告提到,2023年重庆市重点推进了美丽重庆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厚植新优势。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巩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自2021年11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组建以来,国家工程中心围绕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大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多个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并已在长江大保护相关工程项目中得以验证应用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指示三峡集团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五周年,还是三峡集团而立之年,
各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等区域,要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自身特色,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进一步谋划好、规划好、落实好生态环保工作,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4月26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同年7月6日,三峡集团与湖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南揭开共抓长江大保护序幕;2019年6月27日,双方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三峡集团参与湖南省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0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昆明市全面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在非环境敏感区域的磷矿采空区,鼓励利用无害化磷石膏开展矿坑生态修复,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绿色矿山。
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要着眼于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等长远方向进行。其中,生态环境修复是重要一环。4次座谈会,长江生态修复始终贯穿其中。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点将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三峡人闻令而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事业中挑起骨干主力的重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峡注脚在美丽长江画卷一一落笔
持续推动3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5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2次省生态环保督察等交办披露问题整改。至督察时,上级反馈、披露的13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100个。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七十八条“国家实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规定,统筹水资源、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