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储能“加速度”再度震撼了整个行业。
6月26日-30日,短短五天时间内,内蒙古就有16个储能项目开工,规模合计约9.5GW/42.7GWh,项目总投资约458.27亿元。
尤其是6月份,内蒙古明显加快了储能开工速度。根据第三方数据库统计,6月1-23日,内蒙古完成备案的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20个,备案储能规模达到8.53GW/41.00GWh,约是1-5月全区备案储能规模的50%。
高工储能分析,近期内蒙古储能42.7GWh“抢跑”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抢开工“630节点”。
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内能源电力字(2025)120号)》。
该文件指出,2025年度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补偿标准为0.35元/kWh,2025年6月30日前不能开工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不执行2025年度补偿标准。
根据该文件,对纳入自治区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向公用电网的放电量执行补偿,补偿标准一年一定,每年9月底前公布次年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明确后执行时间为10年。
二是136号文配套细则明确。
今年2月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国内大储市场急速降温,不少省份暂停了招投标项目,但内蒙古可以说是调整最快的省份之一,成为首个正式印发136号文配套细则的省份,储能建设持续加速。
5月29日,内蒙古印发《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以负电价机制、存量增量双轨制等机制,为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提供了市场化改革的参考样板。
三是新增储能装机TOP1省份。
2024年,内蒙古新增新型储能装机708万千瓦,同比增长2.4倍,累计建成装机达到1032万千瓦,是全国首个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区,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5年一季度,内蒙古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1086万千瓦。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而内蒙古一个省份的储能规模就接近了全国的七分之一。
根据内蒙古2024—2025年新型储能规划,在2025年,内蒙古新型储能将开工建设35个项目,新开工装机1000万千瓦,新投产600万千瓦。相当于2025年装机量要在2024年基础上增长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