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网江苏电力兴力工程公司在扬镇直流二期工程±200千伏邵庄换流站建设中,创新性地推行作业班组可视化辨识管理,通过“辨色识人”这一巧妙举措,实现从模糊管理到精准管理的转变,为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全新变革,绘就了一幅井然有序、安全高效的施工管理新图景。
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安全与高效是永恒的主题。以往,邵庄换流站工程现场虽有部分管理人员及班组骨干配备分色装备,但近200名一般作业人员身着清一色深蓝色工装,在偌大的作业现场分散作业,这无疑给现场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管理人员难以迅速识别作业人员所属班组及工种,信息沟通不畅,管理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兴力工程公司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会同多家参建单位,大胆创新,试点制订《邵庄换流站作业班组可视化辨识管理方案》,为解决这些难题找到了“金钥匙”。他们明确了9类作业班组的安全帽和马甲的分色要求,让绿色、橘红色、荧光黄色等不同颜色的马甲成为作业人员的“身份标识”,现场管理人员只需一眼扫过,就能快速区分作业人员类型,迅速定位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现场网格化管理质效。这种高效的管理方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及时,任务分配更加合理,施工流程更加顺畅,避免了因人员混淆而导致的工作延误和错误。在夜间作业或光照不足的环境下,马甲上的反光条如同一个个安全信号灯,显著增加了作业人员的辨识度,让他们在黑暗中也能清晰可辨。这不仅降低了意外伤害的风险,也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马甲设计的便携口袋,看似微不足道,却为作业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方便他们随时携带小型工具和材料,减少了来回奔波取物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兴力工程公司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
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电力兴力工程公司那样,打破传统施工管理的粗放模式,持续探索创新施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提升管理水平,为电力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辨色识人”成为行业施工管理的新范式,引领工程建设领域迈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