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监测到江北光伏发电出力激增,建议立即调整设备功率。”4月20日7时,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此时距午间用电高峰还有4个小时,系统已推演出未来12个小时的电网运行趋势,精准锁定相关线路的潜在过载风险。
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在江苏,发电主体由单一的燃煤发电转变为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和煤电并存,新能源电量消纳压力日益增大。国网江苏电力多管齐下,提升电力系统综合平衡能力,在强化常规电源保障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网各类设备的智能分析与控制。
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运行处处长仇晨光介绍,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在传统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了数据采集范围、系统运算能力、省市协同效率、基础调度功能,具备信息感知更立体、实时调度更精准、在线决策更智能、运行组织更科学、人机交互更友好、平台支撑更坚强等特征。
针对新能源发电的特点,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量身定制了实时“电网画像”功能,在线滚动计算当前电网动态输送能力,精准反映电网实时运行状态。
在开发煤电等基础平衡资源、提升煤电深度调峰能力的基础上,国网江苏电力探索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一次调频等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江苏电网132台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统调燃煤机组中,已有129台机组实现深度调峰运行,平均调峰深度为30.62%,累计提升调峰能力1463万千瓦。
在江苏,新型储能也走向规模化应用,助力电网调峰。面对省内抽水蓄能资源匮乏、调节能力不足等挑战,国网江苏电力推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类储能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能力。
截至2024年年底,国网江苏电力已实现省内75个大型新型储能电站接入调度系统,推动新型储能从独立分散操作转向集中统一调用。通过精准开展源荷出力预测,省地县三级调度协同安全校核,集中安排储能充放电行为,最大充放电能力超过500万千瓦,满足全省短时平衡调节需求。
同时,国网江苏电力还充分挖掘荷端资源响应能力。近日,常州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常州分散式车网互动等3个项目入选试点项目。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推动车网互动、建筑能效、智能制造、园区源网荷储协同、虚拟电厂等5类微电网建设,争取到2030年荷端响应能力超过15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