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完成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过渡。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成为规模最大的电源品种。
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充分体现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的特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同步发力,为新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成为新能源开发主战场、主阵地。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约占95%),投产9079万千瓦。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作出部署。目前,第二批、第三批基地正在加快建设。送出配套电网项目加快推进,电源并网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为新能源发电项目陆续并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方式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是2013年年底的121倍。今年一季度,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装机达3631万千瓦,占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装机的比例超过60%,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风电、光伏发电角色和定位已发生转变,未来亟须加快建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反映电力多元价值的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通过市场竞价引导新能源投资发展与优化布局,鼓励调节性资源加快发展,推动新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利用,促进新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更好服务能源转型。
原标题:新能源发电角色定位转变,需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促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