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伴随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火电企业迎来利润增长“黄金期”。电力央企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凭借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与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行业净利润普遍飙升,大唐发电净利增速甚至超过200%。

01利润大涨背后:煤价下跌“送钱”,成本管控“抠细节”
煤炭价格下行成为火电企业盈利的核心推手。以华能国际为例,2024年其煤炭采购均价同比下降8.27%,全年采购量达2.07亿吨,燃料成本降低、火电业务增利,致华能国际净利润增长16.9亿元。国电电力则通过长协煤占比94%的稳定供应策略,将入炉标煤单价压降至922.17元/吨(降幅1.37%),推动火电板块归母净利润超41亿元。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尤为抢眼。华能国际净利润破百亿,国电电力净利润逼近百亿,大唐发电更以229.70%的净利润增速成为“增速王”。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也作为主要业务的中国神华、上海能源净利润却逆势下滑,凸显煤价下跌对火电行业的“定向输血”效应。
此外,2024年,大唐发电大力实施提质增效、亏损企业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力以赴降煤价、抢电量、稳电价、控成本、增收益,公司经营利润创历史最高,实现了经营质效的超预期增长。
02新能源“第二曲线”爆发:风电光伏装机狂飙,清洁能源占比超40%
在火电托底盈利的同时,电力央企加速向新能源赛道“换挡”。大唐发电2024年新增发电机组6700兆瓦,其中风电、光伏占比超64%,推动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37%。中国电力更凭借“火电+新能源”双轮驱动增利显著,风电和光伏发电板块分别增长至31.8亿元和17.2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44.24%至65.40亿元。华电国际没有直接布局新能源业务,而是通过投资方式持有华电新能源集团31.03%的股权,获得新能源收益。2024年,华电国际通过华电新能源集团获益26.45亿元。
新能源业务不仅贡献增量收益,更成为长期战略支点。国电电力提出“传统能源绿色升级”目标,大唐发电明确“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行业正从“煤电独大”向“多能互补”加速演进。
03未来挑战:盈利窗口期能持续多久?
尽管2024年煤价下行带来历史性盈利机遇,但火电企业仍需直面两大挑战:一是新能源装机扩容带来的保供与调峰压力;二是电价波动与碳排放成本上升的长期风险。
短期来看,燃料成本优势仍将支撑火电企业盈利韧性。长期而言,如何平衡“保供托底”的煤电角色与“能源转型”的新能源布局,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分水岭。
原标题:抠成本+猛搞风光,电力央企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