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评论 > 正文

陕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署名文章

2025-04-14 13:40 来源:中国电力报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 何钟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三大使命,全力以赴保供保畅运行,分类施策优结构促转型,融合创新谋突破育新机,多措并举扩生产抓项目,重点做好“五个着力”,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能源化工投资同比增长20.5%。

着力端稳能源饭碗。全力以赴巩固存量、挖潜增量,全年煤炭产量7.8亿吨、油气当量5309.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二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7亿吨标准煤大关,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可靠。

着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新增煤炭在产产能2420万吨/年,延安气田晋升全国第四大气田,全面完成332万千瓦火电开工、430万千瓦火电投产年度任务,陕煤榆林化学等“千亿级”重大能化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发展能级稳步提升。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风电光伏跨越式发展,全面加速抽水蓄能建设,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成为陕西省新增电力装机的绝对主力。

着力实施改革创新。加快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成世界首个10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实现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等创新成果应用,澎湃发展动能不断迸发。

着力加大开放力度。发挥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成功举办第八届丝博会现代能源展、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不断健全陕蒙宁三省(区)能源化工协同发展机制,有序推动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实施,能源合作开启崭新局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之年,做好能源工作意义重大。陕西能源系统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坚决筑牢能源生产基本盘,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牢牢把握“五个坚持”,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持续贡献陕西能源力量。

一是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能源法,统筹推进能源规划编制实施。抓好能源法宣贯实施。深刻理解能源根本大法指导地位,深入开展学习宣贯,丰富普法形式内容,组织专题培训,全面掌握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推动能源规划制定、行业发展、市场化改革等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不断提升能源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圆满收官。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紧紧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做好重大工程项目调度,倒排工期、加强统筹、加力推进,全力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科学谋划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锚定“十五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科学论证能源总量、结构、布局、改革创新等重大问题,精心设置和测算发展目标,谋划论证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科学编制全省能源“十五五”发展规划及分领域规划。

二是坚持筑牢能源稳产增产基础,全力服务稳增长保供应大局。全力推动煤炭增产增供。有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指导督促企业全力稳产增产。积极挖掘有效增量,加快停产停工煤矿分类处置和复工复产。下大力气推动煤炭产能接续,加快矿区总规、规划环评编制(修编)以及报批,有序核准建设一批智能化水平高、安全有保障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快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强化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攻关研究,推动深层、非常规领域优质规模储量高效勘探,持续做好挖潜扩能、增储上产,全年新增天然气产能22亿立方米/年,油气当量不低于5300万吨,确保“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着力提升电力安全稳定保障能力。统筹关中控煤和电力保供,持续优化电力供应布局,加快陕北支撑性电源建设,确保年内大唐延安二期等532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榆横热电度夏前投产发电,有序推动关中煤电机组淘汰关停、改造提升。加力推动陕北至关中第三输电通道、陕电送皖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关中电网加强工程,不断强化骨干网架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培育能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以千亿级、百亿级项目为重点,加快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着力补齐煤制芳烃产业链短板,做强煤制烯烃、煤制油等优势产业链,深化“资源—原料—材料—制造”转化发展路径,逐步构建由北向南、区域协调、多产业融合的集群式发展新格局。聚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全面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有序推进示范县(镇)创建。深入挖掘关中地区热电联产供热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持续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农村地区电力保障水平。

三是坚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扎实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扎实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达到6500万千瓦以上。接续推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加快纳规项目前期工作,有序统筹好项目开工、建设节奏。着力培育氢能产业,健全加氢站管理、产业安全管理、高速通行等政策体系,重点打造城际氢能廊道,加快构建西北区域氢能产业集群核心区。积极推进地热能高质量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煤电升级等行动,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调峰作用,推动全省第一批独立储能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动西安车网互动示范城市建设。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实施2025年全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新能源及负荷接入能力。持续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化石能源绿色开发和低碳化利用。系统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探索全产业链条碳足迹管理,大力实施延长石油百万吨级CCUS工程,加快建设零碳油气田。全面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提升瓦斯抽采利用水平,探索保水采煤等绿色开采技术,不断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有序推动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扎实推进百万吨级低阶煤热解工业化示范,着力推动煤化工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

四是坚持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聚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能化领域的试点探索,加快打造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平台,全面投运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持续扩大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培养规模,探索“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技术创新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开展第五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依托秦创原平台,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加快提高油田采收率专项规划实施,深化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及富集规律研究,加快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技术研究示范。推进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深入挖掘大数据应用潜力,优化能源产品产运储销综合调度,提升能源运行预测预警水平。扎实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积极探索智慧电力系统、智慧矿山、充电基础设施、氢能产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数实融合赋能实体经济。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合作,激发能源产业发展活力动力。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以电力中长期市场为基础,强化电力中长期与现货统筹衔接,持续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试运行。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构建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广泛参与的市场机制,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加快油气体制改革。优化油气管网调度运行机制,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推动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推动建立公平公开的管输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完善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企业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适时启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稳妥有序疏导城镇管道燃气销售价格。持续强化能源合作。深化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实施,加强同中亚地区在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等方面投资、装备、服务合作,积极推动重点能源企业“走出去”。依托丝博会、西部氢能博览会、煤博会等高能级平台,强化“链式”招商,促进补链强链企业项目“引进来”,推动煤炭、新型电力、油气、氢能等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合作,持续深化陕蒙宁能源化工协同发展,深入推动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建设,深化与新疆、甘肃在煤炭开发、油气勘探、新能源建设等领域合作,推动区域能源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原标题:陕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署名文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