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网”网住安全生产,“一盘棋”盘活安全管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的推广应用正在为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赋能。
按照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推广应用部署,黄河公司积极承接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各项工作任务,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推广实施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高点谋划,组成工作专班高位推进,确保平台推广应用高效落实。
“黄河公司26家基层单位的91个场站已全部实现平台应用,用户数达10578人,登录率100%,录入作业、设备、职业健康、环境风险数据80733条,安全防护设施34581项,特种设备1147项,重要防火部位1578处。”黄河公司平台推广工作专班成员张琦说。

2024年10月16日,黄河公司提前45天完成平台推广试运行工作。目前,通过平台开展教育培训2176期次,累计参培29460人次,录入隐患问题3875项,查处违章138次,有效推动了安全生产从传统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黄河公司全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针对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从基础工作、例行工作、专项工作三个方面设置25个功能模块,涵盖组织职责、制度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基础能力建设,以及班组和承包商两类关键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和自主能力培养,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控,为黄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
“平台设置‘1舱1台6中心’的管理架构,即跨产业、组织、区域、业务的管理驾驶舱,个人工作台和业务、指标、报表、待办、通知、消息中心,这种管理架构根据层级、岗位分配业务菜单和权限,打造以‘我’为中心的工作台。”黄河公司新能源生产部李成翔说,平台还可对工作计划与任务事项主动提醒,数据赋能新能源场站精准高效管理,便于对“小、散、远”的新能源场站开展安全生产指导和监督。

时间拨回2023年6月,大通发电公司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公司首批五家试点单位之一,参与平台急需功能建设及测试应用。同年9月,大通发电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单位提前参与平台应用。两年来,大通发电公司平台用户达600人(含承包商),登录率100%,通过平台召开班前(后)会11667次,开展教育培训862期,累计录入隐患问题2190项,查处违章63次,在促进承包商管理和问题闭环整改方面成效显著。

在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海南州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等新能源项目现场,通过“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的应用,建立起责任-目标-任务/计划-评估-考核的“五位一体”安全生产尽职履责评价体系,纵向实现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工程目标任务,横向实现细化业务指标、过程指标、绩效评价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承包商人员多的安全管理难点,数智化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在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平台作业安全管理模块驱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取得良好实效,可实现在平台上召开工前会、发布当天作业任务,对作业任务进行风险等级评价并出具作业安全检查表,还可根据作业风险等级,落实到岗到位的监督人员。

在鑫业公司,平台设计的安全设备设施、环境风险数据库、典型行动项目库等10个模块、21类标准、4类知识库,可实现与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系统内铝业标杆单位互学互促,打破信息孤岛,助力持续完善提升安全管理工作。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通过“人、机、物”的整合,让安全生产数据可视可联,让安全生产管理可知可控。黄河公司将持续深化平台应用,促进业务规范、管理寻优,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连接和监管,聚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