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23时,世界海拔最高的高比例掺烧高碱煤66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家电投集团青海省投3×660兆瓦火电项目1号机组在青海西宁投运。
国家电投集团青海省投3×660兆瓦火电项目,是青海电网750千伏系统容量最大、性能最优、智慧化程度最高的火电机组。该项目核心挑战集中于“高海拔”与“高碱煤”两大技术壁垒。项目地处高海拔区域,低气压、低含氧量的特殊环境对机组设备性能稳定性、运行适配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青海省投携手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电气电站集团,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与专项攻关,成功实现高海拔环境下高比例掺烧高碱煤的突破,显著拓展了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应用边界。
其中,机组中压转子是我国首根国产化中压转子,新材料转子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率先应用“国产化超超临界机组中压转子设备”,成为行业“首台套”示范实践案例,为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核心装备国产化推广奠定重要基础。
机组集成多项前沿技术,实现了无氢、无燃油、无液氨的安全环保运行模式。锅炉启动能耗显著下降,供电标准煤耗降低至284.4克/千瓦时,以更低能耗实现更高产能;机组深度调节能力达到20%,可有效增强电网安全稳定性、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80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全容量发电可满足青海省全年居民用电需求,将显著提升全省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拓展阅读
国家电投集团青海省投3×660兆瓦火电项目于2023年9月主体开工建设,采用“上大压小”模式,在拆除原5×125兆瓦燃煤机组的原址,就地新建3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该项目突破传统模式,创新采用城市中水作为生产核心水源。城市中水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水处理车间,依托改良型诱晶软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最终转化为符合发电标准的生产用水。经测算,三台机组全年可消纳中水438万吨,真正实现生产用水“零开采地下水”。
该项目首创行业领先的“三无电厂”运营模式,通过集成多项前沿技术,实现无氢、无燃油、无液氨的安全环保运行:锅炉点火环节采用双层等离子富氧点火技术,替代传统柴油助燃方式,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1200吨;发电机冷却系统应用双水内冷技术,彻底取代氢气冷却,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脱硝工艺则以尿素替代液氨,有效杜绝有毒物质泄漏风险。“三无电厂”的成功落地,不仅能大幅降低火电企业的安全运营风险与环境排放压力,更将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向安全化、低碳化、高效化方向加速转型,为我国火电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原标题:世界海拔最高的高比例掺烧高碱煤66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