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五年一遇的风电抢装潮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切,都和一份重要政策文件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息息相关。
《通知》明确,将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还配套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让风电等新能源在市场中更具活力,也为风电项目的收益提供了一定保障。2025年是 “十四五” 收官之年,按照以往每个五年规划末并网容量达高峰的规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一轮风电抢装潮将一触即发。
风电抢装均发生在电价变动之时
回顾过去,风电历史上已经经历过两轮抢装潮。
第一轮风电抢装产生于2014-2015年,当时标杆电价首次补贴退坡,政策明确电价随装机规模增长而降低,为了享受补贴收益,风电企业纷纷加快项目建设,2015年新增装机30.8GW,创当时装机规模新高。
第二轮发生在2020年陆上风电和2021年海上风电,这轮抢装同样发生在补贴向平价过度之时,陆上风电竞价项目要求 2020年底前并网,方能取得补贴电价。2021年又是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受此影响,风电项目加速建设,2020年陆上新增装机68.6GW。
可以发现,每一次风电抢装都踩在规划结束之期,电价变动之时。
如今,虽然补贴时代已经过去,但风电行业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在《通知》的驱动下,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和结算机制将再次发生变化,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其中,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能够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存量订单积压,亟待在2025年落地转化
抢装的另外一个诱发因素是风机中标订单的大量积压,亟待在2025年落地转化。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2023年风机中标规模达118.07GW,2024年风机中标规模更是超225GW,如此庞大的中标规模积压,在实际装机转化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阻碍,需要一年到两年的落地周期。但2024年风电新增并网为79.34GW,还有诸多订单尚待落地。
过去两年,从风电招投标规模到并网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而2024年的超量招标预计将在2025年和2026年期间落地转化。在两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下,绝大多数有条件的项目会选择在2025年6月1日以前实现投产。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857.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502/6387487798287186815309945.png)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901.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502/6387487798286786815309945.png)
CWEA预测,202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10500-11500万千瓦,其中陆上9500-10000万千瓦,海上1000-1500万千瓦。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装机都将超过1亿千瓦,中国风电将正式进入“1亿千瓦时代”。
中电联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并网风电5.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同时预测2025年风电并网装机为6.4亿千瓦,这意味着2025年风电预计并网装机为12000万千瓦。
此外,诸多市场因素也已经达到抢装临界点。第一是海风存量项目较多。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自2022年海上风电平价发展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沿海11省区市并网、在建、签约、竞配、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高达107GW,而此前影响海风进展的不利因素在2024年已逐步消解,海上风电在2025年有望迎来开工高潮。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850.png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850.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502/6387487795437371797446101.png)
第二是风电市场企稳。2024年,风机招标价格逐步企稳,风电行业国内价格战告一段落,非最低价中标屡次浮现,为抢装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在经历主机价格战和长期内卷后,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也急需一场抢装潮来“回血”。
风电新变化,此“抢装”非彼“抢装”
春江水暖鸭先知,产业链上的企业总会率先闻到抢装即将到来的味道。
年前与一位企业中的朋友交谈,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业主重点关注进度、项目开始赶工期、设备到场时间、风机并网调试节点等等。
抢装或许已经在悄悄进行,但由于我国风电产业迅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这场抢装和以前的抢装相比将有新的变化,也将产生新的挑战和机遇。
5年前的抢装,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虽已初现端倪,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当时主流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多在3MW-5MW左右,叶轮直径相对较小。如今,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迅猛,单机容量不断攀升,6MW-10MW甚至更大容量的机组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叶轮直径也越来越大。
风机大型化促使吊装和运输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超大型履带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随之诞生,其起重量可达千吨级,起吊高度也能轻松突破百米,大大提高了吊装效率。同时,一些智能化吊装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高精度传感器,能实现更精准的吊装操作,减少人为误差和安全风险。
最重要的变化将是开发商的关注点。5年前,部分企业为追求速度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风机质量和施工质量。导致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零部件质量不稳定、故障率较高等问题,影响了风电场的正常运营和经济效益。
如今,随着行业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风机质量和风电场的运行安全将得到开发商的高度重视,这将使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和质量管控方面的投入,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手段,确保风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面对一触即发的新一轮风电抢装潮,你准备好了吗?
为加强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助力风场高效运维技改,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在2025年3月18-19日在北京举办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同期举办2025 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活动。
扫描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二维码报名入口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702.png 微信图片_20250211133702.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502/638748778355321373964899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