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呼和浩特主动扛起首府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在产业定位上,明确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2022年至2024年,坚持大抓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不动摇,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优势特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报道 > 正文

内蒙古呼和浩特:成立绿电绿证交易服务机构 申领并交易绿证633万张

2025-01-09 08:41 来源: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呼和浩特主动扛起首府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在产业定位上,明确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2022年至2024年,坚持大抓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不动摇,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耦合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逐步构建起体现首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蓄势,跨越赶超,改变二产不强、挺起工业“脊”。2024年,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90%以上,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共计实施重点项目416个,总投资338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33.75亿元,新增签约项目455个,协议投资额4104.52亿元。

(一)“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大步迈进

呼和浩特市全力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坚持把乳业作为“头号产业”,全力推进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建成全国最先进的绿色智能制造样板基地,乳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到蒙牛乳业产业园,围绕千亿级乳业,百亿级玉米、肉类,十亿级草业、马铃薯、杂粮、油料、都市农业7条产业链,三年来实施重点项目296个,完成投资348亿元。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奶牛性控冻精生产基地,全球乳产业智能水平最高的伊利奶酪二期、现代草业饲草产业园建成投产,蒙牛奶立方加速建设,乳业作为核心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赛科星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培育优秀种公牛300余头,种公牛GTPI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饲草面积由2021年的12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160万亩,增幅31.6%,其中苜蓿面积实现翻番。建成农畜产品加工园区6个,入驻企业147家。农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82个,占全市规上企业的21.5%。建成国际一流的5G乳制品基地、全球领先的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全市70余家奶牛牧场实现智慧化管理。已建成6个农畜产品加工园区,肉奶供应连续七年增长,农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量增至82个。

(二)追风逐日向“绿”而行,实现跨越式发展

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风光火氢储”一体化发展,打造内蒙古绿电消纳示范基地,正从蓄势加速腾飞。从金山热电厂热电联供工程,到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再到航天六院高性能储氢系统项目等等,三年启动实施自治区级重大项目82个,累计投资459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030万千瓦。2022年至2024年三年新增火电装机132万千瓦,在建332万千瓦并全面完成火电清洁化改造。新能源装机增加到568.5万千瓦,占比提高到29%,是2021年的2.6倍。全国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建成投用,成立绿电绿证交易服务机构,申领并交易绿证633万张,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城区电网供电可靠率超过99.95%,为清洁能源的稳定输送提供了坚实基础,储能装机已达150.3万千瓦,氢能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能源产业集群增添了新动力。

(三)“化工材料”到“新型材料”聚链成群

呼和浩特按照“能化一体”发展思路,推动煤化工向碳基先进新材料方向延链补链,氯碱化工、煤焦化工向绿色循环化方向提质升级,石油化工向“炼化一体”方向提升。旭阳360万吨焦化制氢、久泰100万吨乙二醇甲醇、中石油呼石化5万吨丙烷脱氢、蒙联公司30万吨液化气深加工、旭阳30万吨煤基新材料等一大批“强链”项目建成投产。石油炼化、聚甲醛、甲醇、焦化、聚丙烯、合成氨、聚氯乙烯等主要产品实现“质”“量”双升,碳基新材料、高纯电子气体实现从无到有,成为石油炼化、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基地,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引领新型化工材料向“新”而行。电子级多晶硅“从无到有”,成为呼和浩特新材料产业集群链条中的一环。快速崛起的“中国硅谷”,吸引了TCL中环、华耀光电、中锂新材、赣锋锂业、中电储能、圣钒科技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领先的光伏和半导体单晶硅生产基地。碳化硅、蓝宝石等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在这里集聚,硅晶圆切片、打磨、抛光及特殊气体制备、光掩膜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目前全市电子级单晶硅、多晶硅年产能分别占全国的30%和60%,实现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到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1.4%。随着投资28.3亿元的鑫华1万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成,成为了国内首条万吨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始于电子级多晶硅,至半导体硅片和晶圆制造,最终产出集成电路芯片以用于终端产品增添了重要一环。

(四)“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药”全产业链打造“生物智造谷”

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建立一个研发机构、一个中试平台、一支合成生物产业基金、N个工业化投产项目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生物智造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别生物安全P3实验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从金宇保灵、华希生物动物高端疫苗研发生产,到常盛国际高端制剂、金达威合成生物研发,生物发酵容积达到9.4万立方米,金霉素预混液和盐酸金霉素产量占全球60%左右,辅酶Q10产量占全区100%、全球50%以上,口蹄疫疫苗年产能占全国55%以上。金宇保灵“动物疫苗新型佐剂和疫苗递送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项目团队成功筛选出细菌多糖类纳米佐剂,并在小动物模型中验证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动物疫苗效果、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和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集聚了75家上下游企业,通过打造完备的产业链和“生物智造谷”,形成了“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药”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五)“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世界智谷”昂首迈进

呼和浩特作为国家8个“东数西算”节点城市之一,拥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正在积极参与智算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国家人工智能训练任务。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即将投用,与北京、芜湖、贵安、重庆合作共建“和京芜贵渝”算力监测调度网,实现算力“进京入沪下湾区”。三大运营商、主要金融机构、头部互联网企业等35个数据中心项目在呼和浩特落地建设,总算力达4.4万P,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21个片区第一,已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云谷”称号,成为国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落地呼和浩特,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等项目建成投用,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支撑、绿色算力为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云谷”称号。

(六)新兴装备“链”起未来“空天梦”

呼和浩特立足当下,从航天育种到“青城一号”卫星发射,不仅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正在“链”起奋力攀登、筑梦苍穹的“空天梦”。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以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涵盖传统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低空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的装备制造发展格局。现有规模以上企业80户,双杰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万帮交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低空经济占先破题,获批28平方公里低空试飞空域,揭牌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与星河动力、国电高科、星捷科技中国空间站低成本货运飞船总装集成测试生产线等一批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七)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布局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棋”

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在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达992.43亿元,同比增长25.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44%和270%,均位居全区前列。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向“新”突破,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推动高科技企业成长,成功争取大科学装置、乳业、乳酸菌三个点位纳入自治区“突围”工程,对标“起跑即领先”部署市级科技“突围”项目15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并设立科技金融工作站和颠覆性技术基金,助力高科技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同时着力推动“一区七中心”的建设进程,致力于建立包括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项技术成果已被多企业采纳并实施转化。呼和浩特市还积极响应京蒙协作号召,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顶尖国家级科研单位及高等教育学府携手合作,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呼和浩特市将以“新”为突破,“高”为引领,“合”为共赢,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科创平台新高地、科技资源集聚地。

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新出台的宏观政策“组合拳”,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新要求、新导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六大产业集群进行优化和提升,项目牵引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智”向“新”而行,促进产业链“延”和“补”。2025年计划实施六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共490个以上,预计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并形成了紧密的链式耦合发展格局,呼和浩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强首府、争进位、做贡献”的发展目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改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原标题:向新而行 向绿而进——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