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3GW海上风电招标截止,没有任何一家开发商递交了标书。行业人士分析,流标的主要原因是,招标规则对开发商太不友好了。主要体现在——无上限的负补贴负补贴,即在没有电价补贴的基础上,反而向政府支付一笔费用。2022年,丹麦Thor海上风电项目(1GW)招标,当时设置了负补贴上限,结果有5家

首页 > 风电 > 海上风电 > 国际 > 正文

3GW海上风电招标,竟无人投标

2025-01-02 14:16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 作者: 欧洲海上风电

近日,丹麦3GW海上风电招标截止,没有任何一家开发商递交了标书。

行业人士分析,流标的主要原因是,招标规则对开发商太不友好了。主要体现在——

无上限的负补贴

负补贴,即在没有电价补贴的基础上,反而向政府支付一笔费用。2022年,丹麦Thor海上风电项目(1GW)招标,当时设置了负补贴上限,结果有5家开发商均愿意按上限支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负责人表示,正是这个结果,让政府误判了现在的海上风电市场。

2023年7月,德国首次负补贴海上风电招标,负补贴不设上限,最终,英国石油公司(BP)和道达尔(TotalEnergies)共计支付了126亿欧元的负补贴,拿下了7GW项目的开发权,平均价格为180万欧元/MW。

丹麦政府这次依样画葫芦地拿出了无上限负补贴的规则,殊不知,如今的市场已不是当时的那个市场,谁也不愿意投完全没有把握的标。

政府持股20%

本次,丹麦政府要求在每个项目中拥有20%的股权,并在有关投资和利润分配的重大决策中拥有“黄金份额”。

这种不担风险、只享受好处的做法,也让开发商寒心。据估算,让出20%的股权,意味着开发商的利润至少降低了40%。

罚则

招标规则中,对逾期并网、使用不可回收机组部件(包括叶片)等都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而为了避免被处罚,开发商不得不进一步增加投资。

这两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并不繁荣,甚至可以用“凋零”来形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丹麦政府推出了一套完全不切实际的招标框架,也难怪市场要用脚来投票了。

可再生能源机构Green Power Denmark首席执行官Kristian Jensen总结道:“政府需要意识到,海上风电不是摇钱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