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布控球已完成安装调试,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正常,网络信号及视频画面传输正常,可以开展施工。”12月17日,在北京市颐和园附近的一处电力隧道改造现场,国网北京电缆公司部署了一套便携式能信共传有限空间作业通信装置,全面监测隧道环境。在几千米外的国网北京电缆公司安全督查中心,后台监控人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报道 > 正文

国网北京电缆公司研发应用便携式能信共传通信装置

2024-12-23 08:30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张译文

“隧道内布控球已完成安装调试,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正常,网络信号及视频画面传输正常,可以开展施工。”12月17日,在北京市颐和园附近的一处电力隧道改造现场,国网北京电缆公司部署了一套便携式能信共传有限空间作业通信装置,全面监测隧道环境。

在几千米外的国网北京电缆公司安全督查中心,后台监控人员实时监控各有限空间现场作业及环境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提示现场管理人员,提升了有限空间作业本质安全水平。今年,该装置已累计在北京200余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成功应用。

为进一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水平,国网北京电缆公司联合北京邮电大学攻关基于数字光缆的能信共传通信技术,成功研发了适用于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便携式能信共传通信装置。该装置由地上数字光缆网络设备及监控终端、地下布控球及环境监测传感装置组成,体积小,仅需10分钟即可在有限空间实现通信网络可靠布置,通信距离500米,解决了地下隧道长距离通信的技术难题。

“除了安装布控球,我们还在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气体检测仪内置了通信模块,实现了隧道内通信、作业视频和气体检测数据的实时回传,消除了以往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管盲区。”国网北京电缆公司安监部负责人陈明介绍。

目前,国网北京电缆公司依托电缆精益化管控系统及移动作业手机终端,实现了全部电力隧道内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现场许可、过程监督等全流程管控,有效防范无计划作业、超范围作业情况的发生,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原标题:国网北京电缆公司研发应用便携式能信共传通信装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