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3.1亿吨,煤炭销量4.3亿吨;发电装机3.33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1.24亿千瓦、占比37.3%;发电量5949亿千瓦时,铁路运输量2.9亿吨,两港装船量1.3亿吨;煤化工产品产量1392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双过半”,重大项目有力突破,重点区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2024-07-30 15:57 来源:国资委 

7月29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3.1亿吨,煤炭销量4.3亿吨;发电装机3.33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1.24亿千瓦、占比37.3%;发电量5949亿千瓦时,铁路运输量2.9亿吨,两港装船量1.3亿吨;煤化工产品产量1392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双过半”,重大项目有力突破,重点区域深耕精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能源保供,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面对资源接续紧张、极端天气频繁冲击等严峻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应时而变,有效应对能源市场变化挑战,坚持“511(即煤炭月产5000万吨、发电量月均1000亿千瓦时、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100万吨)”高标引领,展现“顶梁柱”责任担当,圆满完成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和东北、川渝等重点地区保供任务。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深化数字赋能和产业协同,保持集输运高效畅通,一体化出区调运量101.9万吨/日、同比增长8.7%。持续优化能源流向,加大向电力供应偏紧省区的供应倾斜,强化疆煤出区运力协调和组织协同,出区量月均接近200万吨水平,年累达到1178万吨、同比增长超64%。加强运力协同,提升路港航运输效能,铁路运输量、港口出港量和船舶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6.7%、8.2%、10.9%。推进开行长交路机车,朔黄铁路、包神铁路、新朔铁路连续刷新单日货运量记录。开通雄安新区—黄骅港集装箱“钟摆式”运输业务,上半年大物流运输完成2597万吨。

强化战略实施,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健全战略落实保障体系,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新未来产业发展提速加力。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宁电入湘”新能源大基地及配套煤矿、煤电项目全面开工,水电项目加快推进,取得阶段性突破。

巩固提升4个亿吨级绿色矿区规模,推动煤炭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强露天矿规模化、重载化开采和井工矿智能化开采,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支撑性保障电源,深化实施“三改联动”,新增供热能力241兆瓦。科学有序开发水电,玛尔挡水电站5号、4号机组相继投产发电。强基扩能运输产业链,朔黄铁路3万吨重载列车顺利开行,黄骅港五期工程取得核准批复,“一纵两横三大枢纽N条通道”港口布局全面加快。

上半年新能源开工1242万千瓦、投产906万千瓦、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宁夏腾格里大基地海原100万千瓦风电开工建设,灵绍直流、锦界等一批百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投产。哈密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开工,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应用落地,国内首座重载铁路加氢站、浙江梅屿储能虚拟电厂投入商业运营。

强化改革创新,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国家能源集团聚焦功能使命类任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夯实煤炭稳产增产基础,打造四个绿色亿吨级矿区,深入推进“两个联营”,深化“三改联动”,加快推进现代电力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宁东、鄂尔多斯等六大煤化工基地建设。

目前,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已建成全球首台百万二次再热机组,全球首次实现大比例混氨掺烧试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方面,投运亚洲最大50万吨级煤电CCUS示范工程,正在研发400万吨级全烟气CCUS;战新和未来产业方面,以自主可控第二代煤制油技术为牵引,加快建设煤制油产业集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投运国内首个耦合化工和交通的氢能商业化项目、首座重载铁路加氢站项目,突破大规模电解槽适应新能源波动群控技术;运输方面,正式开行国内编组最长、载重最大的3万吨级重载列车。

国家能源集团坚持把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作为全产业提质增效、全要素效能提升、全链条价值重塑的重要抓手。深化建设“一网一库三平台”,迭代完善工业互联网架构,目前,基石系统赋能煤电化运一体化全产业链升级,“国能e购、国能e商、国能e电、国能e链”四个千亿级生态化协作平台全容量集成上线。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以多元快速创新保可再生能源规模质量发展,以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以大项目建设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装备升级,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能源保供彰显担当,重大项目有力突破,安全环保形势平稳,经营绩效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持续释放,数字赋能步伐加快,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