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条产业链,更是一个生态圈。对地方政府来说,汽车是拉动投资和消费的主要抓手;对国家来说,汽车制造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工业强国的标志。所以,引进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主攻方向。北京全力扶持小米和理想,上海重点引进特斯拉,深圳力挺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评论 > 正文

2万个指标、2万元补贴: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特殊使命”

2024-07-30 09:47 来源:环球零碳 作者: 王磊明

汽车不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条产业链,更是一个生态圈。

对地方政府来说,汽车是拉动投资和消费的主要抓手;对国家来说,汽车制造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工业强国的标志。

所以,引进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主攻方向。北京全力扶持小米和理想,上海重点引进特斯拉,深圳力挺比亚迪,合肥全面支持蔚来……即使不赚钱,很多地方还在不惜代价扶持地方自主品牌。

跟产业扶持密切相关的是新能源消费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汽车成为地方和国家部委提振消费的“座上宾”,最近的两则消息再次点燃了汽车消费的热情:

7月21日,北京市正式面向符合条件的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分别补贴2万元、1.5万元,相比4月24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1万元、7000元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了1万元、8000元。

新能源汽车到底承担什么样的“特殊使命”?在“价格战”打了550多天后,从地方到国家层面为何还在不断出台优惠措施?

01

促汽车消费的三大招式同时上场

减税降费、优化限购、发放补贴是提振汽车消费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三种“招式”。

在减税降费方面,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实施已近十年,将持续到2025年12月31日,并自2026年1月1日到2027年12月31日减半征收。

优化限购是让更多的人获得消费“资格”。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的十条措施中,“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位居首位。

2024年5月,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北京市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正是贯彻落实这系列政策的具体举措。

2024年,北京市新能源指标配额从去年的7万个增至8万个,其中家庭指标额度58400个,而这增发的2万个指标超过已有额度的1/3,如果以一辆新能源小客车15万元计算,那2万个指标就是2万辆车,拉动消费就是30亿元。

发放补贴是让更多的人获得消费“能力”。三年疫情叠加经济不景气,人们对于消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汽车等大件消费更是慎之又慎,而真金白银的补贴正是提高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零售价为17.9万元,2万元/1.5万元的补贴,叠加车企促销优惠,帮助消费者节省了实打实的成本,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拿北京市来说,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数据,2024年上半年收到约2700辆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预计补贴金额2326万元,累计拉动销售额7.3亿元。新的补贴政策将4月底的补贴额度翻倍,那“以旧换新”申请量至少翻一番,那就是15亿元的销售额。

国家和地方对汽车频频“下手”,主要是看中了汽车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尤以消费最为亮眼,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当年GDP同比增长5.2%)。汽车更是“中流砥柱”,实现4.86万亿元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

d4502dde2cefa037faf3624277a989d9.jpg

图说:中国汽车消费指数。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02

国家在下一盘大棋

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而汽车在这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前文我们已经论述了汽车是消费的重要支柱,下面我们再看看汽车对投资、出口的价值。

1,房地产低迷,汽车接棒

1998-2021年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从3580亿元到14.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2.6%到26.7%。但2022-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两年10%左右的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也降到了21.8%。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萎靡,导致一直以来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2.png

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主绘图

房地产“风光”不再,固定资产投资亟待寻找新的动力源,国民经济迫切寻找新的增长点。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两年两位数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2.6%、19.4%、6.5%,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7个、16.6个、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13%、9.8%,高于同期GDP增速3.3个、7.8个、4.8个百分点,是过去两年稳投资、稳经济的关键力量。

此外,之前的高房价对汽车消费有较强的挤出效应,房地产的低迷反而利好车市。

2,汽车消费关乎整个产业链的兴衰

汽车投资带来的是产能和产量,汽车消费带来的是销量,只有销量提升了,产能利用率提高了,汽车投资才会加快,反之就可能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

拿新能源汽车来说,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0.72万辆,渗透率0.04%,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了949.5万辆,渗透率达到31.6%,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35.2%。特别是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增长157.6%、95.6%,不仅促进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增长142.8%、90.7%,还带动汽车总销量走出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困境。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2023年以来,经历了两年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骤然降至37.9%,2024年1-6月进一步降到32%。同期,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骤然降至31.6%、33.7%。

3.png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作者自主绘图

4.png

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作者自主绘图

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在“上游矿盐、中游材料、下游整车”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深度绑定关系。因此,消费终端“打个喷嚏”,整个产业链都要“颤抖”,我们也就看到了如今车企端“卷价格”、电池端“去库存”、矿盐端“跌破成本”的艰难处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消费不仅关乎汽车投资,更关乎整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兴衰。

3,汽车出口打响突围战

近年来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表现亮眼。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2022年,出口量达到67.9万辆,实现了翻倍增长;2023年,依然延续迅猛增长势头,出口120.3万辆,比上年增长77.6%。

中国汽车出口的“大放异彩”,也招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围追堵截”。2024年5月,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在内的商品加征关税,总价值约180亿美元,加征关税分别从25%提高到100%、从7.5%提高到25%。7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7.6%的临时反补贴税。与此同时,欧盟《新电池法》已经生效,要求锂电池企业公布碳足迹,后续须持有电池护照,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高筑绿色贸易壁垒。

5.png

来源: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表,作者自主绘表

在严峻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下,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降速。2024年1-6月,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仅13.2%,最主要原因是欧洲出口的下滑。解决方案无外乎两条路:一是开拓国际新市场,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墨西哥等南美国家的走俏;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03

汽车的“特殊使命”

汽车不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条产业链,更是一个生态圈。汽车销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汽车相关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均在10%以上,出口额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3%左右。

汽车是促消费的主角,从家居用品“老三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到生活必备“新三件”(手机、电脑、汽车),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油车“三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到电车“三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汽车是扩投资的主力,从制造到智造,从传统制造到绿色制造,实现了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跃迁;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实现了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向。

汽车是稳外贸的柱石,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制造”,不断向国际市场供给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从“节能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不断向国际社会贡献节能减排的中国方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