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合肥包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包河区委员会提案第五届第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件提到,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加快包河国家级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包河经开区管委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用户侧 > 报道 > 正文

安徽合肥:推动园区企业配置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供需平衡控制

2024-06-28 09:11 来源:合肥包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合肥包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包河区委员会提案第五届第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件提到,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加快包河国家级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包河经开区管委会等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扩大园区屋顶光伏覆盖率。探索构建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举办新型储能场景对接会,推动园区企业配置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供需平衡控制,降低园区用电成本和能源消耗。

二是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开展“汽车畅购节”活动,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快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一期、产业计量测试研究中心项目建成投用。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鼓励提升绿色低碳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类“小巨人”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完善节能支持政策。积极争取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能效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光伏、新型储能等价格政策,及时组织光伏电站投资主体申报市级度电补贴。严格执行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管理制度,支持企业将结余或挖潜的能耗指标通过交易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原文如下: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包河区委员会提案第五届第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答复的函

夏春龙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低碳化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包河区积极响应减碳增绿的号召,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构建低碳、环保、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23年,全区单位GDP能耗为0.1700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6.6%,超额完成市级4.2%的目标任务,降幅位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我区依托包河经开区产业园区,聚焦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拓展集约利用土地新思路,打造循环化产业新链条,推广节能降碳新技术,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新体系。园区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园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达147.7亿元,确立了在全省主导和先发地位,成功入选工信部发布的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树立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结合园区现有产业布局,编制印发《包河经济开发区循环改造方案》,成立《包河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改造任务落实到部门。同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工作,每年结合6.5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在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二)开拓土地集约利用新思路。对园区范围内203个图斑10583.679亩工业土地开展全面调查,梳理企业用地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存量土地,追加投资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新增建设用地,结合“标准地”要求,提高固定投资、产值等标准,从源头上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把控。2023年度包河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在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6位,较2020年上升12个位次。

(三)打造循环化产业新链条。推进包河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园区目前已围绕主导产业,形成四条循环化产业链:一是汽车装备制造资源循环产业链;二是生物制药资源循环产业链;三是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循环产业链;四是城镇污泥资源化利用循环化产业链。循环化改造加快了园区产业整合和优化升级,壮大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产业园区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四)推广节能降碳新技术。大力开发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引导园区企业广泛应用屋顶光伏、光储、储充一体化等节能降碳新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截至目前,园区已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24个,并网装机规模约29.7兆瓦,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利用屋顶面积占可利用屋顶总面积近90%。国轩高科工程研究院智慧新能源电站项目建成投产,新建光伏装机容量2.36MW,储能系统容量约3.4MW/13.6MWh。

(五)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新体系。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联产,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推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实现了园区工业“三废”的达标排放。目前,园区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也实现了逐年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加快包河国家级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包河经开区管委会等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扩大园区屋顶光伏覆盖率。探索构建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举办新型储能场景对接会,推动园区企业配置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供需平衡控制,降低园区用电成本和能源消耗。

二是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开展“汽车畅购节”活动,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快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一期、产业计量测试研究中心项目建成投用。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鼓励提升绿色低碳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类“小巨人”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完善节能支持政策。积极争取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能效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光伏、新型储能等价格政策,及时组织光伏电站投资主体申报市级度电补贴。严格执行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管理制度,支持企业将结余或挖潜的能耗指标通过交易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