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中心”)两位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简称GPB)分别发表第一作者署名论文,获国内外专家高度认可。国家工程中心科研人员陈宇杨作为第一作者,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企业 > 正文

三峡集团一批科研成果亮相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2024-06-18 09:12 来源:三峡小微 作者: 丁一凡 秦明硕

近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中心”)两位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简称GPB)分别发表第一作者署名论文,获国内外专家高度认可。

5.png

国家工程中心科研人员陈宇杨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发表《印度洋温度异常预测全球登革热长期趋势》一文,该文以三峡集团长江流域气候预测与环境评估研究工作为基础,开发基于气候预测的环境健康模型。该模型可将登革热流行预警提前9个月,可靠性大幅提升至70%,在气候变化和流域环境健康前沿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后续,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优化气候预测模型,为三峡集团水风光资源预测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提供有力支撑。

6.png

国家工程中心科研人员王彬忠作为第一作者,在GPB发表《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中华鲟同源八倍性及其进化轨迹》一文。该文以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十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聚焦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绘制完成世界首个中华鲟“生命地图”——基因组序列图谱,突破了鲟鱼保护理论和技术研究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好地保障了中华鲟等鲟形目鱼类的保护工作向深入化和精细化开展,将在今后中华鲟高效保护研究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三峡集团牵头组建的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自2021年筹建以来,聚焦生态环境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培育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