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江湖,一夜生变。在SNEC2024上,瑞浦兰钧发布问顶587Ah、625Ah储能电芯、7.03MWh储能系统,将储能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近年来,储能行业极致内卷。卷价格已是屡见不鲜,卷技术正成为储能企业的共识,储能行业也正转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瑞浦兰钧率先开启7MWh大容量储能时

首页 > 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企业 > 正文

拥抱内卷,这家储能企业已经Next Level

2024-06-18 08:47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储能江湖,一夜生变。

在SNEC2024上,瑞浦兰钧发布问顶587Ah、625Ah储能电芯、7.03MWh储能系统,将储能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近年来,储能行业极致内卷。卷价格已是屡见不鲜,卷技术正成为储能企业的共识,储能行业也正转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瑞浦兰钧率先开启7MWh大容量储能时代,再次搅动储能风云,打造行业大储新标杆。

1.png

亮剑:开启7MWh时代

此前曾一度有传言,央国企可能放弃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开发。虽谣言已破,但广泛、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开发,其资金回笼问题确实会给企业持续运营带来不小挑战。因此“降本”、“增效”一直是储能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此,储能的“大容量”之争愈演愈烈。

大容量电芯可以提高储能系统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并减少储能项目占地面积,且施工工程量减少、调试运维成本下降,实现节省单位投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储能企业推出更高容量电芯和系统,就先一步抢占了市场先机。

早在前年开始,314Ah储能电芯、5MWh储能系统产品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终于在近期的招投标市场迎来规模放量需求。而部分头部企业,在今年4月已经开始推出6MWh+储能系统,而且具备“即刻交付”量产能力。

时隔仅仅2个月,在SNEC2024展会期间,瑞浦兰钧重磅首发576Ah和625Ah储能电芯新品,不仅将储能电芯容量推向超600Ah,同时也首次亮出7.03MWh储能电池系统,在储能大容量之路上实现领跑!

据了解,以瑞浦兰钧587Ah电芯打造的7.03MWh储能电池系统,较传统5MWh储能系统的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40%,相当于为业主节约25%用地投资,同时推动储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增加18.7%,这将大大改善储能投资收益问题,解决业主投资方所面临的困境。

安全性能方面,7.03MWh储能电池系统采用了从分析设计、生产管控到运行监管的安全综合策略,使用纳米防火材料进行网格化隔离,搭配模块消防、靶向喷洒等设计,符合NFPA 68、NFPA 69国际储能消防系统标准。

问顶587Ah、625Ah储能电芯、7.03MWh储能系统的发布,领跑储能大容量趋势,由此也将奠定了瑞浦兰钧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此次瑞浦兰钧储能新品一发便获得业内多家企业认可,SNEC 2024展会现场,瑞浦兰钧与科华、四象、弘正等10余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了储能新品的落地应用。

这一切都得益于瑞浦兰钧的问顶技术,根源在于瑞浦兰钧坚持不懈的创新。

2.png

突破:从0到1

企业如何在内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胜出,已成为储能企业普遍要面对和思考的命题。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曾表示,企业在当前的产业竞争格局之下要么选择创新,要么选择降本,低水平重复他人的扩产路径没有意义。因此浦兰钧选择了创新这条相对难走的道路。正如曹辉所说,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谁在创新方面走得快一点,实现局部反超的概率就高一点。

在技术创新上更强,结构创新也能带来成本降低,企业越有几率在市场竞争中致胜。

瑞浦兰钧凭借其研发的问顶电池技术,铸就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它对电芯结构的创新升级,可以实现从电芯到系统层级空间利用率和能量效率提升,做到大幅度的降本增效,减少生产过程碳排放,实现经济性和绿色低碳的平衡。

大容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降本。而目前业内所追求的大容量,其实严格来说是在追求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因而从结构体积上下功夫,是电芯企业正在寻求的重点方向。其中对电池结构体积影响最大的,就是电池极耳的设计。

传统的极耳弯折连接处,存在较大空间浪费,理论上也是改善减少电芯体积的突破口。而且作为正负极连接点,极耳的调整难度极大,一旦涉及不良可能会导致电池短路,带来更多电池安全隐患;而且在装配制造时也会面临更多困难。

·节省空间

而瑞浦兰钧成功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改善弯折方式令极耳长度缩短2/3,实现零极耳冗余、释放顶部空间,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升3%,这也是“问顶”技术名称由来。以此次全新发布的625Ah储能电芯为例,其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0Wh/L,几乎是当前业内最高水平。

·提升转换效率

而且极耳缩短后,也会降低电芯直流内阻、增强了过流能力,而且在双高固液态界面技术支持下,电池内部离子迁移速率提升30%,电芯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至96.4%。其中问顶587Ah储能电芯具1878Wh的超高能量,问顶625Ah储能电芯容量做到精准两度电。

·超长寿命

而且,为了适应储能行业对度电成本的追求,问顶致力于提升储能电芯的使用寿命,实现寿命与经济效益的新平衡。通过升级低缓衰高盈锂技术,采用盈锂电极材料,瑞浦兰钧的储能电芯实现5年零衰减、12000+次的超长循环寿命,相当于25-30年超耐久日历寿命。

·安全可靠

在625Ah储能电芯设计中,采用热电分离,2000V绝缘高压设计,实现超高安全可靠性。

通过这些创新,瑞浦兰钧的问顶系列产品可实现高效率、高安全、长寿命等性能的全方位升级。

此外,在系统层,瑞浦兰钧推出锂电绿色CTP系统设计理念,在电池系统结构设计上,创新应用了无胶结构,不仅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还便于电池系统的维护和电池回收再利用,极大地提升了电池循环利用能力。

跨越:从1到N

人们总是为“从0到1”的故事喝彩,而其实“从1到N”的价值丝毫不逊于“从0到1”。从1到N,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持续的迭代创新,是面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先一步洞察预判接下来的热点,继而去引领潮流。

在2023年4月海车展上,瑞浦兰钧首次发布了问顶电池系列的初代产品。随后在此基础上,瑞浦兰钧逐步完善和拓展问顶技术应用,顺势推出了问顶158Ah&200Ah动力电池、问顶R300&R600长电芯、问顶320Ah&340Ah储能电池等产品,构成的问顶家族系列产品,以满足动力及储能多种应用场景需求。

3.png

尤其在储能应用上,瑞浦兰钧研发布局脚步逐步加快。2023年11月,瑞浦兰钧正式公布了两款“问顶”系列储能新品,345Ah储能电芯和其打造的5.5MWh储能电池系统。2024年4月,瑞浦兰钧又应储能市场大容量之势,发布问顶345Ah储能电芯和全新升级的储能电池舱,宣布储能系统进入6.9GWh时代。仅仅时隔两个月,瑞浦兰钧就再次发布587Ah、625Ah储能电芯及7.03MWh储能电池系统,至此成功走在了储能行业前列!

如果说,从0到1奠定了瑞浦兰钧的领先地位,那么从1到N则扩大了瑞浦兰钧的领先优势。成立短短六年多的时间,瑞浦兰钧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据相关机构统计,2023年,瑞浦兰钧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排名第四、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到了2024年一季度,瑞浦兰钧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进一步提升至全球第三的位置,市场占有率接近20%。

底气:强大的研发实力

商场如战场,成者为王,败者出局。然而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瑞浦兰钧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持续领跑,与其技术创新与持续且强大的研发投入有很大关系。

据悉,瑞浦兰钧研发投入占比高达7.21%,在国内行业稳居第一梯队。而且近几年瑞浦兰钧研发投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在2021~2023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86%。

截至2023年底,瑞浦兰钧拥有上海和温州两大研发中心,在建的嘉善研发中心,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未来,瑞浦兰钧还将秉承“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理念,在问顶技术、半固态方形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系统、固态电池等多个方向发力,持续聚焦产品技术升级和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瑞浦兰钧正在技术创新的路上阔步前行,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加码科技创新,推动优质产品不断输出,瑞浦兰钧正用行动给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心,在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确定性。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