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年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牢记能源电力央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报道 > 正文

南方电网孟振平: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4-06-13 10:27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 孟振平

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孟振平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年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牢记能源电力央企职责使命,深入推进能源绿色消费、清洁供应、技术变革、治理完善和国际合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十年来,我们着力壮大公平普惠绿色高效的能源电力消费新生态,南方区域基本建成现代供电服务体系。牢记“国之大者”,践行服务用户理念,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用能需要。打好电力保供主动仗,守牢了不发生拉闸限电底线,保障2.72亿人口用上电、用好电,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年均增长5.9%。对港、对澳供电分别占其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九成。“一省一策”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现代电网建设,助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彻底打通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一步跨千年”的云南独龙江乡接入大电网。打造国际一流用电营商环境。持续高标准推行“三零”“三省”服务,大湾区供电可靠性整体迈向世界领先,广州、深圳连年入选“获得电力”标杆城市,珠海横琴、深圳福田供电可靠性达全球顶尖水平。引领新电气化进程。年度电能替代电量从45亿千瓦时增长到359亿千瓦时,实现翻三番,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3%。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在海南率先打造电动车充换电“一张网”。

十年来,我们着力构建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电力安全供给新格局,非化石电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达世界同等规模电网领先水平。高效服务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动主体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变。能源供给结构加速绿色转型。南方区域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增长1.8倍、达2.8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分别达61%、48%。新能源装机增长23倍、达1.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成为五省区第一大电源。海上风电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实现跨越式发展,抽水蓄能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并网新型储能装机超510万千瓦。西电东送战略持续走深走实。已形成“八条交流、十一条直流”西电东送大通道,十年新增输电能力超3000万千瓦,累计送电量达2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80%,直接拉动上下游投资约1万亿元,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能源消纳配置调控能力大幅提升。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潜力保障新能源消纳,历年新能源利用率均高于99%,基本实现全额消纳。

十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的能源技术新变革,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锻造电力重器,牢牢把能源电力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引领全球直流输电技术进入柔性直流时代。建成一批世界级重大输电工程,投产世界最大容量的±500千伏同塔双回直流(牛从直流,2014年)、世界首个±500千伏三端直流(禄高肇直流,2020年)、创出19项世界第一的全球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昆柳龙直流,2020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荣誉。加快推动传统电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成立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累计投资1.2万亿元建设数字电网,全面打造绿色低碳数字发电、安全可靠数字输电、智能高效数字变电、灵活可靠数字配电、开放互动数字用电和统一协同智能调控格局,220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巡检全覆盖,99.5%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3625座变电站实现智能操作,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93.6%。推动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带动数字电网技术装备现代产业链发展,创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牵头建设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发布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大瓦特”,推出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力鸿蒙”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成功研制并量产首款国产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拉动上下游产能超千亿元。

十年来,我们着力打造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并取得新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推动电力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效率优化配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落地。建成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紧密衔接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并进入试运行,区域现货市场率先开展全域结算运行,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交量累计突破135亿千瓦时、110万张,首次实现对港澳跨境绿证交易。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输配电价改革在深圳率先破冰并发挥示范效应,基本建立输配电价由政府核定、发用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在保供应、促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交易机构实现独立规范运行。组建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5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完成交易机构股权调整,创新实施电力交易机构间交叉持股,实现电力交易机构定位与交易组织模式转变。推动央地电网融合发展。接收广西壮族自治区40个县域电网,云南电网与农垦集团顺利完成股权交割。

十年来,我们着力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能源合作新局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坚决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全方位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在国际能源舞台的话语权、影响力大幅提升。电网互联互通成效显著。加强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控股运营我国首个周边国家主干电网——老挝国家输电网。积极参与周边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稳妥推进跨境电力贸易,累计建成15条跨境输电通道,与澜湄国家电力互济突破7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90%。建成越南永新电厂、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打造中老友好学校等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全球能源合作持续深化。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境外项目延伸至欧洲、拉美、中亚等地区,先后完成欧洲卢森堡电网项目股权收购,中标智利首个直流输电项目开发权,即将完成秘鲁配电项目股权交割。依托重点工程项目有力带动我国特高压输电、数字电网、抽水蓄能、综合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先进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变革,供需格局深刻调整,能源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基本特性和运行机理发生深刻变化,变革发展中蕴藏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南方电网公司将持续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为塑造全球能源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

一是以更大力度推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扛牢保障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能源安全首责,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扎实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典范。二是以更高标准端牢能源电力的饭碗。融入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积极引入区外清洁能源电力,促进能源电力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构建“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南方电网主网架,推动主干网架提质升级,提升电网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和应对极端情况能力。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提升城乡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三是以更强举措推进能源电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电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将数字电网打造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载体。依托重大工程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协同攻关,持续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培育未来产业,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壮大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四是以更大决心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立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打造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标杆,推动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务实推进央地电网融合,分类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促进多层次电网协同发展。五是以更稳步伐融入全球能源治理新格局。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提升澜湄区域能源电力合作水平,加快全球市场开拓,深化国际技术、标准、规则交流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标准融通、民心相通,不断增强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控制力、影响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