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张家口的风也算是名声在外了。张家口虽然拥有华北地区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却始终没能收获财富。直到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批,张家口市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近三年来,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氢能技术、打造多元储能,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报道 > 正文

河北张家口: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2024-06-06 08:55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王宁

“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张家口的风也算是名声在外了。

张家口虽然拥有华北地区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却始终没能收获财富。直到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批,张家口市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近三年来,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氢能技术、打造多元储能,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如今,张家口在壮大新能源产业的诸多方面领跑全国,持续“发光发热”。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规模全球第一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从建设伊始便探索使用国内各相关领域最先进的首台套设备,不仅开创了风光储联合发电运行模式及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先河,更为新能源装备提供了“中试基地”,工程的运营经验、成果已经为外界所认可借鉴,并推广应用于美国及宁夏、青海等多个新能源联合发电示范工程,50余家企业由此打开国际市场,产品推广至33个国家,开辟出“清洁中国、领跑世界”的崭新路径。

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创造12项世界第一

张北柔直工程电网的建设堪称世界首创,也是对交流输电的一种革命性推进。这是一个百万千瓦级的直流电网,无论是技术、输电距离、投产可靠性,都是世界级难题。而破解了这个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输电的大难题,就是我们本土国产的“中国方案”。

电网全长666公里、输电能力为450万千瓦、总投资125亿元,每年可输送140千瓦绿色能源到京,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各项技术创造12项世界第一。在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上,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

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和北京冬奥会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源源不断输送到北京和张家口地区冬奥场馆,赛时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使“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成为现实。

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压缩空气储能(CAES)具有储能容量大、成本低、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

张家口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总规模为100兆瓦/400兆瓦时,核心装备自主化率100%,每年可发电1.32亿度以上,能够在用电高峰为约5万户用户提供电力保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万吨,是目前世界单机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第六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获“2022储能技术十大创新典范奖”和“2022评委会大奖”。

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2015年7月,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批设立以来,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了《新型能源产业规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新阶段。截至目前,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3361万千瓦,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风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一

张家口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1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全国第一个制定了氢能产业安全监管等项目审批和支持政策

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新“蓝海”,张家口市强势“入局”建设氢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在全国第一个制定了氢能产业安全监管等项目审批和支持政策,建成国内首家氢能数据中心,获批全国首家省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对我国今后的氢能发展、打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第一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

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于2014年12月31日获得河北省发改委核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0兆瓦风力发电场项目,投资13.08亿元,已于2016年10月投入运营。二是10兆瓦电解水制氢系统及氢气综合利用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

全国第一个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

张家口市创新建立了“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在全国第一个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累计交易绿电约75.47亿度,减少企业和用户电费支出约18亿元。

雄安新区第一条特高压清洁能源通道

一边是规划100%利用清洁能源、自身却风光资源有限的未来之城,一边是迫切渴望新能源大量消纳、国务院批复的唯一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于是,一条起于张北草原,南下太行,东进平原,贯穿河北南北网的银线,把两地紧紧相连,这就是张北至雄安新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

张北至雄安新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是依托远距离、大容量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将张家口地区富足清洁电能输送至雄安新区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重点工程。工程投运至今,已累计输送绿电超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张家口全市两年半的年用电量,节约标准煤燃烧1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万吨。

全国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半自动化生产线

投运全国加氢量最大的创坝加氢站,已初步形成制氢、制加储设备制造、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核心零部件、氢能整车制造、加氢基础设施等上下游全产业发展格局。

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数量全国第一

从2018年至今,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到444辆,先后开通了11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累计运行里程超2400万公里,完成载客量超7033万人次,成为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2019年,张家口市被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联合授予“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示范城市”。

原标题:河北张家口: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光发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