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林立、地表崎岖。沿着川藏线,翻越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公司)苏洼龙水电站检修项目部,战缺氧、斗严寒,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奋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高原赞歌。实干——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首页 > 水电 > 报道 > 正文

2400米海拔上的高原筑梦——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苏洼龙水电站机组检修项目工作侧记

2024-06-05 16:52 来源: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作者: 张晨莹 苏宁

山峰林立、地表崎岖。沿着川藏线,翻越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公司)苏洼龙水电站检修项目部,战缺氧、斗严寒,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奋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高原赞歌。

实干——迎难而上 敢为人先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偏远的金沙江大峡谷中,距成都800公里,距拉萨1300公里。3月8日,水电公司组织人员进场,迎接所有员工的第一关便是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氧含量的减少,让人无法呼吸,心跳加快,反应迟钝。

在高原项目部生活一段时间,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小,人们的血压都会略有升高,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已是常事。可怕的是就连平原地区最普通的感冒,在高原地区都可能会变成致命的肺水肿。锐减的食欲和较高负荷的工作,使得项目职工的体重都减轻了3~5公斤。

减少的是体重,增加的是决心。项目部员工迎难而上,咬紧目标不放松,立身定志在这高原上,团结一致、无一退缩,他们以项目建设目标为指引,在机组检修期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通宵干,最终交出了机组B修总工期提前5天完工、C修提前3天完工的答卷。

尽责——恪尽职守 忠于担当

回想过去的72天检修期,最忙的时间段就是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在面临人员少、任务重、高原施工等多重压力,项目负责人张羽毅然冲锋在前,从落机组检修闸门排水、流道内部设备数据查验、各部轴承检查及数据测量、定转子检查清理、一次二次系统检修、表计校验、各设备动作试验到最后的开机、并网,种种检修环节萦绕在张羽的脑海中,坚定的责任心与高反状态下疲惫的身体相互对抗,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拉锯战”……这只是所有项目人员的一个缩影。

在水轮机高空作业的现场,检修人员的安全带始终不离身,绷紧安全之弦,一边紧固螺栓,一边测数据;在作业环境温度达40℃的发电机工作面,浸湿的汗水是检修人员不服输的态度;在辅机工作面狭小的空间内,需要细心的粘除油箱内部脏污,蓝色的工作服常常成为油污的画纸;上百个仪表探头清洗、设备除尘,成千上万个端子紧固……这些工作都需要项目人员时时刻刻的细心与耐心。

“特别能吃苦,勇于打胜仗”在苏洼龙项目不仅仅是一句标语,更是项目检修人员的真实写照。

执着——细致入微 精益求精

在苏洼龙项目现场,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手臂上佩戴着“红袖章”,印着格外显眼的“安全员”“临时监护人”“专责监护人”等字样;他们负责检修安全告知、审核工作票、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查处“三违”行为……他们用特有的责任意识和独有的火眼金睛守护着每一处检修作业现场,他们就是现场的安全监督员,在他们的提醒下,“人人讲安全 人人要安全”的意识在检修作业现场蔚然成风:

3月20日,项目部试验中发现2号机组自用变出现铁芯接地,经检查设备内有很多金属片和金属屑,棱角锐利的金属屑会划伤漆包线绝缘层,引起短路。在处理后试验正常,未影响安全投运。

4月15日,项目部巡查时发现厂区柴油发电机10kw开关柜内线缆被老鼠咬断、破坏多处,随即对损坏线缆进行处理、试验,并封堵电缆孔洞,保证了设备安全投运……

用“红袖章”的话说,其实项目部的每个人都是项目的护航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的就是把工作干好,给咱“明珠人”脸上增光添彩。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这是一个个默默奉献检修人的故事,将“应修必修 修比修好”的蓝图串联成一幅写实的画卷,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刻画出最美奋斗者姿态,筑梦高原,不负韶华。

作者: 张晨莹 苏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