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的多重保护、绿色直连智慧直流配电技术·“光储直柔“的优化调控,构建建筑用能与城市电网之间自适应性的微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5月26至28日,第二届中国光储直柔大会(202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ABB携从发电端到用电侧针对能源转型绿色低碳的智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企业 > 正文

以“光储直柔”为特征的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发展未来柔性用电建筑

2024-05-29 13:17 来源:ABB电气 

·“端到端”的多重保护、绿色直连智慧直流配电技术

·“光储直柔“的优化调控,构建建筑用能与城市电网之间自适应性的微系统

·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BB展台.jpg

5月26至28日,第二届中国光储直柔大会(202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ABB携从发电端到用电侧针对能源转型绿色低碳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及创新的“光储直柔“技术亮相。5月27日,在大会平行论坛“面向碳中和的光储直柔解决方案”上,ABB电气中国数字化业务负责人蒋英发表了《光储直柔技术创新应用—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微电网》主题演讲。

ABB电气中国数字化业务负责人蒋英发表演讲.jpg

蒋英表示,随着双碳战略的发展,建筑作为能源减碳的主体行业 ,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光储直柔”技术创新非常契合绿色低碳建筑的应用,通过储能实现源荷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光伏的最大化本地消纳,推进绿色低碳化转型。通过微电网的调优技术,实现建筑负荷的灵活调控能力,构建与城市电网实现具有自适应性的微电网系统。ABB智慧直流配电技术及专利的直流灭弧技术,可快速识别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安全开断切除故障,以保证直流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ABB直流断路器.jpg

ABB直流断路器

ABB致力于“源网荷储“精准调控,协同优化的核心技术发展,其端到端的产品组合在确保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安全、 高效、智慧运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迈向“净零未来”的进程中,ABB将持续投入创新技术发展,并建立生态技术联盟,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调控等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创新技术的应用示范。

ABB直流应用型隔离开关.jpg

ABB直流应用型隔离开关

ABB作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架构的技术先行者,将不断推进创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赋能客户应用创新技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未来,建筑将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柔性可调节的主要负载,构建以建筑群为主体的智慧建筑微电网。探索能源管理和市场电力运营领域的新机遇,帮助用户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赋能实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ABB直流微型断路器和开关插座产品展示.jpg

ABB直流微型断路器和开关插座产品展示

随着更多新能源的接入,直流配电应用场景大量增加,ABB拥有直流专用电气产品组合,增加分断速度、减少燃弧时间、提高灭弧效率、强化直流保护控制,涵盖:Gerapid直流断路器、Emax DC空气断路器、Tmax XT DC塑壳断路器、直流隔离开关OT/OS、直流微型断路器S200系列、直流EWA开关面板、KNX直流智能照明解决方案等,特别适用于建筑、储能、光伏、UPS电池等领域。

在ABB参与的深圳蛇口大厦升级改造项目中,创新性地应用直流配电技术和能源调优技术,通过光储直柔技术应用,提高配电安全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改造后的蛇口大厦光伏年发电量为26.18万度电,综合节能率达61.16%;并获国家级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和深圳市第二批近零排放建筑试点项目。

今年4月,ABB与南京国臣开展战略合作,双方作为引领绿色低碳建筑创新发展的技术领导者,将共同推进 “光储直柔”创新技术应用,通过南京国臣”光储直柔“系统电压控制技术,结合ABB”光储直柔“微电网调优技术,实现建筑用电的柔性调控。在能源转型的推动下,ABB将与南京国臣在“光储直柔”领域开启全方位合作,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化、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各类型的建筑场景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建筑转型发展,激发建筑“新质生产力”,开启广阔的商业空间,加速迈向净零未来。

第二届中国光储直柔大会(2024)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业委员会主办,依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于2024年5月26日-28日同期在北京举办的“2024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该大会通过论坛及展览,介绍光储直柔最新理论知识、研究建筑行业分布式储能应用的、探索建筑用能与电网的双向交互技术,打开未来的电力交易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