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愉涛专家成果:致力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在国内外各类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8项、电力行业标准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30余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4项;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国网人”等。长满了老茧的手和一双智慧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市场 > 正文

攻克继电保护规程规范难题

2024-05-29 09:22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胡幸集 胡晨 黄琳

裘愉涛专家成果:致力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在国内外各类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8项、电力行业标准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30余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4项;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国网人”等。

长满了老茧的手和一双智慧的眼睛是裘愉涛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作为浙江杭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的一员,他从事继电保护专业33年,技术精湛,5年里曾2次作为特邀专家援助西藏电力事业,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带来光明的雪域使者”。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裘愉涛始终从实际出发,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2008年,在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电网体系架构和智能化水平要求,裘愉涛带领团队率先开展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研究。半年时间里,他每个周末都泡在继电保护实验室里,终于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琢磨透彻,并牵头编写了《继电保护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等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继电保护标准化通信协议的空白。

有了系列的规程规范,智能变电站建设有了统一标准。但采用光纤通信的继电保护装置与传统主要依赖电气连接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维护上有较大差别。为了让运维检修人员快速掌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裘愉涛于2014年编写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问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两本教材。现在,这两本教材已成为继电保护专业权威教材,累计销量超10万册。

不同厂家设备型号有几百种,配置各不相同,给继电保护整定、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和风险。为此,裘愉涛带领团队,从保护逻辑、回路设计、端子排布置等方面逐条研究,于2013~2015年完成了国家继电保护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的制定。从此,继电保护运维检修人员只需熟悉一套标准,就可以熟练完成绝大部分整定、运维、检修工作,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2012年,国网浙江电力裘愉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工作室围绕继电保护专业,与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力量,开展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柔性低频输电保护等各类技术攻关40余项,累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裘愉涛的徒弟中,1人获评浙江省劳动模范,1人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人获评浙江青年工匠,9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023年11月,工作室获评“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电网公司逐步推进自主可控继电保护装置应用。裘愉涛主动承接了设备检测验证任务,顺利完成了全电压等级、全类型自主可控保护设备的检测验证工作,为自主可控设备的全面应用和可靠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保障每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让每一次电网故障都能正确快速地消除,是我永远的追求。”裘愉涛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