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从国际电信联盟(ITU)获悉,由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承担编制工作的《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运营商跨域结算平台参考框架》ITU标准获批立项。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在电动汽车领域立项的第二项国际标准。此前,2023年7月成功立项了《面向电动汽车充电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框架与需求》。关于IT

首页 > 智能化 > 市场 > 正文

又一电动汽车领域国际标准立项,将影响充电结算方式

2024-05-23 08:33 来源:苏电牛思 

5月20日,从国际电信联盟(ITU)获悉,由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承担编制工作的《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运营商跨域结算平台参考框架》ITU标准获批立项。

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在电动汽车领域立项的第二项国际标准。此前,2023年7月成功立项了《面向电动汽车充电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框架与需求》。

关于ITU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机构,负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制定全球电信标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电信援助,促进全球电信发展。ITU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ITU-D)。

本次立项的标准属于ITU第十六研究组(ITU-T SG16)负责,该研究组研究范围涵盖多媒体编码、智能交通系统、电子健康、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

技术攻关

为用户跨平台结算提供可行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电动汽车用户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去不同充电站充电,如果遇到了不同运营商,则要进入不同小程序或APP进行结算,这时,许多人心里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能统一登录一个平台结算呢?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规模化发展,涌现出大量充换电运营商及服务平台。不同充换电设施运营商拥有不同的结算平台,这样将带来3个问题——

◆用户麻烦。用户使用不同品牌、不同运营商充电桩进行充电,要登陆多个充电APP或小程序,便捷性差;

◆不利于运营商降本、拓展客户。目前,各个运营商提供充电服务需要依托各自服务管理平台,增加运营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群体单一,同时也不利于新兴、小微充电运营商发展。

◆社会充电资源利用率较低。用户认证信息、账户信息、积分优惠等在不同运营商管理平台无法互通,用户无法共享充电桩故障、正常或空闲等信息,影响充电资源调配和使用。

跨运营商间账户互认难、充电结算难,既影响了用户体验,也阻碍了公共充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调研,国网江苏电力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国际上针对基于区块链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跨域结算服务领域尚属空白,机会来了。

2021年12月,国网江苏电力立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效协同充换电技术及装备”,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充换电数据安全高效流通、充换电网络时空推演与智慧运营等系列技术突破,研发了新型、高效充换电装备与运营规划平台,并在无锡、苏州、常州等地试点应用,项目中智能充电运营技术的研究成果给本标准提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电力工作人员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关键技术攻关

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方式,相关充电服务信息由所有参与的用户、运营商共同维护、验证及管理,不需要任务中心管理者来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了充电服务管理的安全、透明性。

通俗来说,使用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打造的服务平台,用户无需跨运营商反复注册信息,只需一次认证,且充电、用户信息分散在不同数据库,不由中心服务器数据库独揽,整个交易过程可溯源,可实现不同用户、不同运营商间充电服务信息的互信互认与公平交易,聚合充电资源。

打磨提案

过关斩将,拿到ITU汇报通行证

ITU标准的立项,要求与会专家全部赞同且无异议才能通过,一旦有疑问,提案便将搁置,不支持立项。对于汇报提案的团队来说,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立项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

2023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国网江苏电科院首席技术总监郭雅娟带队启动标准申请工作,在总结国重项目技术经验基础上,对以往类似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并与中国信通院合作,确定了区块链+跨域充电服务方向,启动草案编制。

如何才能形成一份通用性强的提案呢?

团队围绕国内外公共充电跨域服务运营技术开展调研,并梳理典型案例及技术经验,搭建了提案框架,从平台架构、功能点等方面逐字逐句进行讨论,先后攻克了多参与主体、宽业务范围下的公共充电跨域结算技术及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充电数据融合应用技术难题,解决了跨域充电服务痛点。

团队经过半年时间,先后优化修改了数十稿,形成了新提案的汇报稿,并于2024年3月参加了国内ITU对口部门组织的提案评审会。

经两轮汇报评选,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赴法国现场汇报提案的资格。在此期间,团队持续进行调研,并预设问题和答案,在内部开展模拟演练,积极迎战ITU-T SG16全体会议。

严阵以待

线下线上抱团,迎战终极评审

4月16日,带着团队的期望,郭雅娟、曾飞、吕舒康3人赴法国雷恩参加ITU-T SG16全体会议,成败在此一举。

为期11天的会议,他们将先后在问题组、工作组和研究组会议进行提案汇报,只有经过这3层,并征服现场所有专家才能立项。

4月16日,在问题组会前,郭雅娟带领团队明确了现场汇报及国内远程参会的分工,并咨询多位专家,掌握了常见问题。会上,郭雅娟和团队成员将问题各个击破,期间,一位加拿大籍专家对提案适用范围及所提框架的通用性提出异议,要求进一步完善。

会议结束,郭雅娟连忙连线国内团队成员袁晓冬、潘益进行沟通,针对专家异议,不断完善文稿内容。由于法国和中国有6小时时差,大家克服时差影响,一心攻坚,最终于4月22日定稿。

4月25日,迎来工作组会议。在听取郭雅娟的汇报后,国内外专家对修改情况表示认可,频频点头。

4月26日,研究组会议上,与会专家针对提案无任何异议。当大会宣布提案通过时,郭雅娟和团队成员如释重负。会议还收获一波专家赞许认同:这个提案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很有必要。

据了解,这一标准通过统一规范不同公共充电设施运营商的结算框架、功能与流程,实现了运营商之间账户互认和公平结算,从而提升公共充电资源利用率,支撑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建设,促进车网互动行业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