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广东启动。在广东,针对新型储能这一新兴产业,如何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本次调研行的第一站率先来到了广东广州,在这家氢能科技公司,记者看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八大核心零部件中已经有六个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在产品耐久性、稳定

首页 > 储能 > 储能技术 > 综合 > 市场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新型储能如何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2024-05-17 10: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4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广东启动。在广东,针对新型储能这一新兴产业,如何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本次调研行的第一站率先来到了广东广州,在这家氢能科技公司,记者看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八大核心零部件中已经有六个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在产品耐久性、稳定性上实现关键突破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杨强:从我们成立开始,每千瓦的成本从5000元到了现在的2500元左右。要做到这一步,单靠某一个企业是挺难的,只有把产业链上下游,以及高校联合起来,高度集成、减少中间环节。

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2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广州组建了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在联合开发中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推动产业链共同降本增效,加速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

有了市场,如何集聚优势资源、推动更多源头创新?调研团随后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新型储能国家级创新中心,除氢能外,这里还布局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热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围绕行业共性技术开展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 陈建福:我们的工作就是创新能力建设,包括研发能力、检测能力、中试认证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就能支撑我们拓展各方面场景,推广它的应用,解决应用里面技术跟场景怎么匹配的问题。

在调研中记者看到,在创新中心的带动下,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纷纷落地广州。同时,当地还出台专项政策,在大项目建设、标准制定、应用场景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支持。

广州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 屈勇:我们专门成立了500亿的新型储能这方面专业的基金,同时,我们现在都在积极引导高排放使用柴油车的企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中把它更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支撑我们的新型储能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由点到面搞创新新型储能产业“粤”来越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