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27日,2024第二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所储能集成运行室主任渠展展先生带来《储能构网控制及并网测试》的演讲。
演讲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是储能和构网。第二是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第三是测试和实践。最后是构网型储能的基础工作
首先是储能应用需求,储能带新型电力系统里面的三个作用,保供应、保安全、促消纳。作为一个能量载体去支撑充放电的过程,这是储能基本的作用。但是在整个保供应保安全的过程中还需要长时间尺度或者是短时间尺度功率和能量支撑,所以储能不仅仅是一个充电宝,这是一个长周期支撑的电源手段,这是整个的应用需求。
第二是储能典型应用场景,不做过多陈述。
第三是整个储能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功能验证阶段,当时中国的储能技术还刚开始发展,当时的功能验证还是技术可行性的验证。第二阶段是2018年,江苏有一批百兆瓦储能落地示范,进入商业化示范和大规模推广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21年商业化推广或者是市场化运营的阶段。
构网的共性就是都有变流器,它不是一个产品形态,也不是一个其他的名词,是一种面向电力电子的控制技术,是一个软件实现的方式,让我们目前的硬件能够更好地发挥一些作用。
但构网并不是一个新词,构网控制也不是一个新的事物,从1993时候从下垂控制开始到现在功率同步控制,其实都是构网控制的一种载体一种控制策略,最后展现出来的这个技术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说到了现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到了一个多电力电子的高比例并网,高比例新能源情况下,这个技术能够使我们储能或者是电力电子更好地适应这个新型电力系统,所以再次被拿出来升级迭代研究这个事情,这是整个过程。
构网控制到底实现什么功能?电压支撑、频率支撑、电压源特征、惯量支撑、短路电流、故障穿越。
目前大家不管用什么样的策略,主要是去控制电力电子、装置,使得它的瞬时响应的保持内电势恒定。这样的情况下它不管在孤岛电网、微电网和热电网的情况下就具备支撑能力。跟同步发电机相比就具备一些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等效电流来讲就是一个电压源的特性。
构网技术的需求,主要是看现在的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多电力电子接入的状态,导致电网可能在稳定性上或者是支撑力度上变弱。这种情况下构网控制技术就应运而生。
现在构网控制的规范和要求:电压阶跃响应、相位跳变、惯量响应、总量控制和短路电流的一些支撑功能和性能要求。
储能并网最核心的一个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里面也明确增加了一次调频、惯量响应的技术要求。
政策上:国家层面,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撑风电和光伏构网型的政策,支撑构网储能电站的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的专用标准,其实目前也在编制,关于电化学储能构网型变流器技术规范已经立项,对于整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要求和测试规程也正在申请国标阶段。
构网测试和实践的案例,中国电科院储能所提出是基于模型仿真+半实物测试+工程现场实测的方案,构建测试方案。
在一次调频、惯量响应、阻尼控制、小扰动、电压耐受、频率耐受、相角跳变耐受等构网性能试验,可以实现对电压、频率稳态偏差的自主调节。但被测的储能电站稳定性较差,连续运行的可靠性较差,说明现在的储能目前还并不是一个特别成熟的一个过程,它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所以构网的特性是通过软件控制,控制了硬件系统,但是如果硬件质量不过关构网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