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加剧了储能行业分化,投融资市场也出现前所未有之新变。(本文来自:高工储能,ID:weixin-gg-ess)2024年开局以来,储能投融资市场依旧火热。业界普遍认为,资本市场伴随IPO收紧”亦出现新的变局。一方面,“价格战”加剧了储能行业分化,IPO走向收紧,甚至部分企业中止上市,但仍有部分公

首页 > 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市场 > 正文

开局2024:储能投融资“新变”

2024-03-13 10:41 来源:高工储能 

“价格战”加剧了储能行业分化,投融资市场也出现前所未有之新变。

(本文来自:高工储能,ID:weixin-gg-ess)

2024年开局以来,储能投融资市场依旧火热。业界普遍认为,资本市场伴随"IPO收紧”亦出现新的变局。

一方面,“价格战”加剧了储能行业分化,IPO走向收紧,甚至部分企业中止上市,但仍有部分公司正在加速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愈来越多国家队或较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加速成立储能产业扶持基金,形成储能领域的资本“新秀”。

在内卷的背景下,储能是不是已否逐渐淡出投资人视野?相反,某风险投资人表示,整个新能源赛道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技术水平已经位列全球第一,作为风险投资人不太会去参与成熟市场的投资,必须挖掘尚在蓝海期的赛道,而储能恰恰是萌芽期,有一定的商业化,是尚未形成寡头的最佳风投赛道。

总体来说,“投早投小”的投资策略在储能领域已愈发明显。此外,本身具备较强的产业背景,能与储能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资本,或曾投资过新能源产业的明星资本在储能赛道活跃度很强。

从2024年开局以来,储能投融资企业也基本集中在A轮、Pre- A轮,"小而精“的企业正在受资本亲睐。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产业基金已经开始领投一些企业,而更多的企业加入设立储能资本方行列。

高工储能注意到,伴随更多“产业基金式”的产业化资本涌入资本市场,储能产业也在加速步入行业纵深。

价格内卷 IPO仍将收紧

在内卷和过剩的产业性周期中,储能产业链价格显著下行。GGII调研显示,锂电池负极成品价格同比下滑超40%,石墨化代加工价格同比下滑超60%;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成交价跌破成本线;储能方形锂电池价格在一年内已经“腰斩”。价格下行的同时,储能资本市场迎来“更强烈棒击”。自2023年8月,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迫使不少储能企业不得已暂时性终止或减缓IPO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储能领域相关投融资事件将近400起,融资规模已达千亿以上,仍有有超百家储能相关领域企业排队冲刺IPO,其中超过20家企业完成IPO,但也有超过20家储能相关企业终止上市。

从2024年开局产业形势来看,一些储能新上市企业处于“亏损”状态,IPO收紧的趋势在短期内可能并不会得到缓解。

募资遭弃 新的融资渠道“冒头”

在内卷的背景下,2023年以来,多家企业开始剥离储能业务。2023年7月,百合花发布公告修订此前定增方案,取消了此前计划的年产4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年产3千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据悉,2022年10月,百合花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77亿元跨界布局新能源材料业务。2023年9月,昆仑万维发布公告表示,拟将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及未来可转成10%股权的可转债转,以对价为4亿~4.5亿元让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亚辉,剥离储能企业。面对2023年以来急剧的行业变化,部分企业的储能募资走向终止已经成为现实,行业投融资也逐渐走向理性。在这种背景下,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比如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纬景储能等独角兽企业相继与银行签订授信支持。

安全、后端软件能力成“香饽饽”

但伴随储能需求不断攀升,赛道确定性仍旧很强。寻求技术突破已经成为行业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解决储能行业主要面临的成本、寿命、安全等难点痛点问题,将促进储能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开年以来,对于聚焦PCS、BMS或者安全等细分领域的企业颇受资本机构关注。大型储能装备研发商永泰数能完成A轮融资,百富源资本、卓源亚洲、麓山投资等多家联合投资;储能变流器公司华致能源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由峰和资本投资;智能制造公司江苏北人拟增资入股生利新能,加速工商业储能市场拓展;国家电投旗下融和元储完成1.6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招商局创投等,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和电站运营;深耕储能安全及数字能源等硬科领域的美克生能源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领投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著名BMS企业协能科技获C轮融资,小米科技、吉利控股、中信证券、联想等众多知名企业参投。其中,美克生、融和元储等企业受到国家队的领投或者投资,一定程度也透视着储能投融资市场正在走向纵深。

产业化“资方”投身储能大战

在新的产业周期下,也有更多企业尝试新的方式进入储能产业,甚至化身“资方”投身储能大战。

开年以来,国家队相继进入成立储能新公司或者设立储能基金。建投能源以10亿成立新公司,业务涵盖储能技术服务,还出资6000万元参股储能公司“燕赵储能”。国投电力在广东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南山热电等11家企业投资65.1亿设立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股权基金。无独有偶,民营企业亦进入了储能投资市场。智光电气3.75亿元参投产业基金,计划投资新型储能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协鑫能科与广发信德共同设立私募基金,总规模达到4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惠州德赛计划出资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专项投资智光储能。种种迹象表明,2024年投融资市场无论是从投资方还是融资方都正在出现新的变化,或许将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在产业化“资本”支持下加速冒头,进而影响储能市场格局。但不容忽视的是,内卷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或将更为“严苛”,无法在技术或者路线上打动资本方的企业或将加速淘汰出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