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以新能源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部署火电碳排放连续监测工作,推动建立更加专业准确的计量体系,助力我国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日前,就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等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重中之重
在2月26日召开的2024年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中国华能宣布,推动总规模近34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全年计划新能源基建投资额将在2023年基础上进一步增长。2023年,中国华能新能源累计装机突破72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7%,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在温枢刚看来,建设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坚强的能源保障。当前,电力供给结构正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加快向以新能源为主体转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增长,用能高峰期最大负荷持续走高,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接入,以及夏冬季负荷高峰、早晚高峰“双高”“双峰”的特性日益明显,安全保供责任更大,转型发展任务更重。
温枢刚表示,中国华能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基地型规模化开发为重点,突出“三线一带”深化布局,推进北部风光火储一体化、东部沿海风核气智慧能源多元化、西南水风光一体化、中东部风光荷储分布式多场景融合化发展。
在科技方面,温枢刚认为,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大容量风电等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凝练转化。
煤电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发挥着能源与电力的兜底保障作用,煤电减污降碳直接影响着“双碳”目标实现及能源转型成本。对此,温枢刚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更好提升煤电兜底保供能力,促进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应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围绕负荷中心、风光电外送基地、新能源调峰需求以及煤炭资源状况,合理布局承担能源保供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清洁高效煤电,分区域推进煤电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排放双控需要以准确的计量、健全的标准和可信的认证为基础。
“当前,我国碳排放双控还处于起步阶段,计量、标准、认证基础能力还较为薄弱,亟须加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排放标准体系等建设,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检测认证体系,推进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国际衔接互认。”温枢刚表示。
我国自2021年起启动碳排放连续监测试点工作,已在火电、钢铁、水泥等六大重点行业共111家企业部署试点,其中火电行业共有114台试点机组,初步建立起碳监测技术方法体系。针对目前监测试点覆盖范围有限、监测技术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烟气流量测量准确度仍需提升、监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温枢刚建议,要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研发高准确度烟气流量测量技术,扩大碳监测试点行业覆盖范围,增加参试企业,健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自动校验和智能预警;逐步将碳排放连续监测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体系,与核算法形成数据交叉验证,提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和报送效率。
据悉,中国华能加快部署火电碳排放连续监测工作,已在华能杨柳青热电厂、华能沁北电厂、华能石洞口二厂等单位的35台机组中安装运行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其中,华能石洞口二厂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示范项目已于2023年1月投运,并开展了对比监测工作,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误差较低,能较好反映机组二氧化碳实时排放情况。
与此同时,温枢刚还建议,要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同时,加快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定期发布国家、区域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规范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培育我国碳核算认证服务龙头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资质互认机制,提高国内认证机构国际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