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价格震荡向下收官2023——煤炭市场研报(2023年12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核心观点※11月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仍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报告 > 正文

动力煤价格震荡向下收官2023——煤炭市场研报(2023年12月)

2023-12-26 17:37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动力煤价格震荡向下收官2023

——煤炭市场研报(2023年12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刘纯丽)

核心观点

※ 11月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仍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2024年我国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在发展中解决问题,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企稳。

※ 近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表示,今年以来煤炭供需形势总体稳定,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电煤库存保持历史高位。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和新疆煤炭绿色转型供应保障基地,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推动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拓展与煤炭资源大国合作,稳定煤炭进口;紧盯东北、两湖一江、西南等区域,有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煤炭供应偏紧局面;针对可能出现的冬季民生用煤问题,必要时点对点协调解决,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

※ 11月份动力煤价格涨涨跌跌,整体在窄幅区间内波动运行。进入12月北方强降温下,市场情绪有所提振,报价、成交有明显提高。但港口和终端的高库存对煤价形成压制,煤价虽有所上涨但幅度有限且难以持续。综合来看,市场整体需求缺乏实质性支撑,预计后期动力煤价格或继续维持窄幅震荡态势,且在天气回暖后,价格或将再次面临下行。

※ 11月份,我国原煤生产加快,全国原煤生产4.1亿吨,同比增长4.6%,当月日均产量1379.9万吨,创新高。进入12月后,原先停产检修的煤矿陆续出现复工复产的迹象,虽然安监仍会持续严格,且主产区受降雪天气影响,露天矿出现阶段性开工受限,预计12月产量或比11月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

※ 1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结束了连续两个月月环比下降的态势,当月进口煤炭4350.6万吨,同比增长34.6%,环比增长20.9%。1—11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4.27亿吨,同比增长62.8%。后期随着冬季电厂负荷增加,除了继续采购低卡煤外,中高卡热值动力煤的采购需求也将增加,预计12月份进口量将继续维持高位,今年全年进口量或将达到有数据记载以来的历史高位。

※ 11月我国运输生产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11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78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电煤1.3亿吨,同比增长0.6%。受大风大雾天气影响,环渤海港口频繁出现封航情况,北方港高调入低调出,港口库存快速增多。当前环渤海主要港口已陆续解除封航,调出量已恢复至210万吨以上高位,库存下降明显。海运费方面,受北方港口压港较为严重、船舶周转受限、即期运力紧缺影响,华东、华南航线运价先后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随着港口封航解除后锚地船舶数量下降,运价转为平稳。

煤炭市场价格:“寒潮”提振作用有限,动力煤价格窄幅震荡

“寒潮”提振作用有限,港口煤价高位小幅波动

11月份动力煤价格涨涨跌跌,整体在窄幅区间内波动运行。月初、月底,随着两次寒潮级冷空气的降临,下游电厂日耗回升叠加下游抄底预期,港口煤炭价格反弹,但市场难以形成长效支撑,下游压价采购,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经过短暂上涨后进入回落通道,以高位震荡运行为主。12月初,2024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唐山召开。交易会期间,上下游均对市场保持观望,环渤海港口煤价保持稳定运行。随后,北方连续迎来两轮强降雪天气。强降温下,市场情绪提振,下游刚需采购增加,港口市场看涨挺价情绪升温,报价、成交有明显提高。但在港口和终端高库存压制下,煤价上涨幅度有限且难以持续。12月22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规格品报收于946元/吨,连续3天下行,累计下跌6元/吨。

随着气温急剧下降,煤电企业发电量和供热量环比均大幅增长。电煤耗量直线提高,远超常规表现;其中内陆电厂日耗也已创下近年来内陆省份日耗新高。另一方面,入厂煤量环比基本持平,电煤库存环比下降较快。据中电联数据,12月8日至12月14日当周,纳入其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周环比(12月1日至12月7日)增长8.4%,同比增长5.6%;日均供热量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3.8%;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增长9.0%,同比增长4.8%;日均入厂煤量环比减少0.9%,同比增长1.0%;12月14日,纳入其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21.6天。

本轮煤炭价格的小幅上涨,主要是因为严寒天气对市场情绪的提振作用,但在长协供应保障和进口煤辅助补充下,电厂整体库存水平偏高,存煤可用天数较为可观,短期内主力电厂采购压力并不大,补库需求难有大幅释放。非电用煤方面,冶金行业冬储逐步接近尾声、建材行业水泥进入“供需两弱”状态、化工行业消费季节性走弱,非电企业整体采购以刚需采购为主,市场整体需求缺乏实质性支撑,预计后期动力煤价格或继续维持窄幅震荡态势,且在天气回暖后,价格或将再次面临下行。

1.png

图1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

降雪致外运困难,主产区煤炭价格窄幅震荡

11月下旬,主产地煤矿销售情况一般,区域内企业维持刚需拉运,随着煤炭大企业外购煤价格下降,市场多持观望态度,需求相对疲软,部分煤矿出货有所放缓。煤炭价格有涨有跌,但整体维持弱稳运行。内蒙古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381.54元/吨,月环比下降1.94%,同比下降4.26%。陕西整体以保供长协煤为主,11月最后一周陕西省动力煤均价831.7元/吨,周环比下跌1.8%。

进入12月,随着寒潮降临,恶劣的雨雪天气造成主产地境内主要高速公路管控禁行,煤炭产地外运困难。受此影响,主产地市场产销衔接困难,煤矿销售普遍冷清,矿区有零星车辆往返,坑口价格较为僵持,稳中偏弱。后续,冷空气逐渐减弱,12月最后一周全国气温均将回升,终端拉运也将逐渐恢复正常,主产地涨价煤矿的数量预计将会增多。但在供应充足,且港口及电厂库存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新增需求幅度或将有限,整体市场将延续窄幅震荡的格局。

国际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涨跌互现

11月国际煤炭价格先抑后扬,特别是11日下旬,受供应收窄的支撑,叠加需求好转,全球煤炭市场下行的压力得以缓解。进入12月,全球动力煤期货市场价格大涨,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涨跌互现,随后全球动力煤市场承压调整。

德国天气寒冷煤炭消费改善,促使欧洲市场煤炭价格指数上升超过120美元/吨。但整个欧洲的煤炭需求下降、天然气储备充足以及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下降,仍然是限制煤炭市场报价显著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12月中旬,由于气温升高、供应增加和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给煤炭市场报价持续带来压力,欧洲动力煤市场价格指数大幅下降至112~115美元/吨的水平。而受欧洲需求疲软和全球经济下滑趋势的影响,南非高热值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持续下降,跌破100美元/吨关口,触及4个月来的低点。

12月初,市场预测“贾斯珀”气旋可能给澳大利亚大陆带来恶劣天气。“贾斯珀”属于四级强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16级,相当于我国的超强台风级。昆士兰地区主要港口受此影响持续强降雨,港口发运受限,或将造成供应中断。叠加近期新南威尔士州铁路火车脱轨事故造成的对煤炭供应中断的担忧,澳洲高卡煤价格整个11月份一直在120~125美金的区间内窄幅震荡,而进入12月后则连续两周上涨并突破160美元/吨关口。

11月,印尼中高卡动力煤价格月环比出现下行,但在印度和中国强劲需求的支撑下,印尼低卡动力煤价格月环比小幅上调。进入12月由于印度国内产量增加以及需求疲软、库存上升,印尼高卡煤价格有所回落,但低卡煤价格呈现稳步反弹。短期看印尼低卡煤价格在需求支撑下易涨难跌,但其他主要煤种的消费需求偏弱,市场悲观氛围依然存在。目前正值印尼雨季,市场出现周转慢的问题,叠加国内寒潮持续,部分进口商对后市仍有一定预期。据市场信息,12月21日印尼3800大卡离岸价报价为58.1美元/吨,日环比持平;4600大卡离岸价报价为77.8美元/吨,日环比下降0.2美元/吨。

2023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其中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表中未提到煤及褐煤。因此,如无进一步调整,自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将恢复煤炭进口关税。关税恢复后,按照东盟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来自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煤继续维持0关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煤实行最惠国税率,各煤种税率分别为:褐煤、无烟煤、炼焦煤执行3%,其他煤和煤砖、煤球及类似用煤制固体燃料5%,其他烟煤6%。分国别来看,关税恢复之后,预计俄罗斯、蒙古等国受影响较为明显。

2.png

图2 国际三港煤炭期货价格走势

煤炭供需:11月原煤日均产量创新高,煤炭进口量环比重回增长态势

原煤生产加快,11月日均产量创新高

11月份,我国原煤生产加快,全国原煤生产4.1亿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1月日均产量1379.9万吨,超过今年3月份曾创下的1346万吨纪录。1—11月份,全国累计原煤产量42.4亿吨,同比增长2.9%,较去年创下的45亿吨的历史高位仅差2.61亿吨。

据国家能源局信息,今年以来,国家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核准一批智能化水平高、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化煤矿项目,确保煤炭产能平稳,推动已核准煤矿尽快开工、在建煤矿加快建成投产、停产停建煤矿抓紧复工复产,推动先进产能煤矿项目转化为实际产量。虽然11月以来,全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以及各地方相关部门相继发布通知、召开专门会议,安监力度不断增强,力图遏制矿山事故多发势头。但随着我国煤炭产能集中度及大型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完善。进入12月后,原先停产检修的煤矿陆续出现复工复产的迹象,虽然安监仍会持续严格,但预计对生产影响有限;不过临近年底,煤矿陆续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加之近日主产区受降雪天气影响,露天矿出现阶段性的开工受限,预计12月产量或比11月有所下降,但仍将会保持在高位水平。

3.png

图3 2019—2023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4.png

图4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月度走势


11月煤炭进口量环比重回增长态势,全年进口量或达历史高位

1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结束了连续两个月月环比下降的态势,当月进口煤炭4350.6万吨,升至历史第三高位,较去年同期的3231.3万吨增加1119.3万吨,增长34.6%;较10月份的3599.2万吨增加751.4万吨,增长20.9%。1—11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4.27亿吨,同比增长62.8%。11月份煤炭进口额45.45亿美元,同比增长4.71%,环比增长27.90%。据此推算进口均价为104.48美元/吨,同比下跌29.87美元/吨,环比上涨5.74美元/吨。

虽然11月煤炭进口均价有所升高,但1—11月我国进口煤炭按美元计算的平均价格较2022年同期仍下跌了23.6%。与国内内贸煤相比,进口煤价格优势犹存,电厂采购进口煤的意愿也保持在高位。进口煤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维持煤炭价格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用煤企业进口成本,支持国内煤炭稳定供应,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后期随着冬季电厂负荷增加,除了继续采购低卡煤外,中高卡热值动力煤的采购需求也将增加,预计12月份进口量将继续维持高位,今年全年进口量或将达到有数据记载以来的历史高位。

5.png

图5 2019—2023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11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加快,同比增长11.6%

11月,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增速较10月份有所加快,环比加快3.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3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用电量15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2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

11月电力生产增速加快。当月全国发电量73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增速比10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3.7亿千瓦时。1—11月份,分品种看,11月火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水电增速回落,风电由降转增,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6.3%,增速比10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水电增长5.4%,增速比10月份回落16.4个百分点;核电下降2.4%,降幅比10月份扩大2.2个百分点;风电增长26.6%,10月份为下降13.1%;太阳能发电增长35.4%,增速比10月份加快20.1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发电量80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6.png

图6 工业增加值与全社会用电量

煤炭调运:大秦线累计运量创4年来新高,北方港库存继续保持高位

朔黄铁路累计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大秦铁路累计运量创4年来新高

11月我国运输生产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1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78.8点,与10月大体持平,同比增长32.6%。分结构看,CTSI货运指数为211.2点,同比增长12.9%。据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进入冬季后,各地气温明显下降,发电供暖用煤增加,煤炭运输需求攀升。国铁集团充分发挥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货运主通道作用,提升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能力,全力以赴保障煤炭运输需求。11月国家铁路日均煤炭装车8.5万车,同比增长2.3%;全月发送煤炭1.78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电煤1.3亿吨,同比增长0.6%。截至11月底,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11月,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完成货运量3248万吨,同比增长227.1万吨,连续3月货运量保持3000万吨以上。截至12月5日,朔黄铁路年累计完成煤炭运量34174.6万吨,同比增加1800.6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11月,大秦铁路完成货物运输量3766万吨,日均运量125.53万吨。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8774万吨,同比增长7.49%,创4年来新高。

封航增多,北方港口库存突破3000万吨

据煤炭江湖统计,11月份,受大风大雾天气影响,环渤海港口频繁出现封航情况,且部分时段各港均出现长时间封航,黄骅港、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封航时间均超过100小时以上。整体来看,11月份环渤海四港合计为406小时40分,已成为今年截至目前封航时间最长的月份,也对环渤海港口去库速度产生一定影响。11月环渤海港口库存量整体先升后降,11月下旬,随着港口恢复作业,前期积压需求陆续释放,船舶装卸效率加快,港口调出量一度维持在高位水平,北方港库存开始回落,11月30日降至2824.8万吨,仍处于绝对高位。

进入12月,寒潮再起,北方港口又一次面临封航。从12月8日到11日,秦皇岛港口连续封航65.5个小时,港口调出量大幅减少,10日调出量为9.2万吨,比前一日减少了40多万吨,11日调出量更是降为0。同时,主产地因降雪影响,多数高速公路实施管控,煤炭汽运拉运不畅,主要以铁路发运为主,港口调入量变化不大。高调入低调出情况下,港口库存快速增多,12月12日,秦皇岛港口动力煤库存升至738万吨,创近5年新高。12月15日,北方九港库存突破3000万吨达3005.1万吨,高于去年同期755万吨。当前环渤海主要港口已陆续解除封航,调出量已恢复至210万吨以上高位,大幅高于调入,库存下降明显。截至12月22日,北方九港库存回落至2787.9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库存回落至637万吨。

7.png

图7 北方九港库存合计年度对比

海运费快速上行后趋于平稳

2023年以来,沿海海运费一路下行并长期低位运行。直到11月,一方面冷空气活动频繁港口封航增多;另一方面因外贸行情向好,运营利润赶超内贸,兼营船外流力度明显加大,市场可用运力有所减少,对内贸行情起到积极作用,沿海运费开启上行。截至11月30日,煤炭海运费(秦皇岛-广州)44.7元/吨,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于828.32点,环比10月底上涨247.65点,运价涨幅明显。

进入12月,随寒潮来袭,电厂日耗回升,库存小幅回落,终端补库需求释放,叠加气象因素扰动,北方港口压港较为严重,船舶周转受限下即期运力紧缺。船东积极调配运力确保北煤南运能源供给稳定,华东、华南航线运价先后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当前海运煤炭市场成交并不理想,市场各方陷入僵持局面。港口市场预期部分蔓延至海运市场,港口封航解除后锚地船舶数量开始下降,运价经前期快速上涨后维持平稳。12月22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于1040.01点。

8.png

图8 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11月末至12月初,大西洋市场货多船少拉动日租金大幅上涨,创下年内新高。受此影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连续8个工作日快速上涨,12月4日,BDI指数报收于3346点,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随后,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货盘平稳,巴西远程矿航线持续转弱;巴拿马型船及超灵便型船市场需求略有转弱,市场情绪降温,所有船型运价指数均出现下跌,BDI指数大幅回落后逐渐企稳。12月22日BDI指数2094点,周环比回落10.82%。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这将导致2024年的气温再创新高。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中美洲持续的干旱令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大大下降;北冰洋冰块的融化令俄罗斯北部极地海域的船舶通航时间显著延长。同时,受到胡塞武装袭击影响,马士基、赫伯罗特、达飞、地中海航运均宣布旗下经营的集装箱船舶暂停经过红海海域。目前停运影响尚未扩大至油轮,但悬挂挪威国旗的油轮同样遭受也门胡塞武装袭击,油轮绕行可能性正在加大。苏伊士运河是货运、油运重要通道,红海地区海上安全局势的紧张,导致大量航运公司绕行,运输成本增加、有效运力减少,将带动行业运价显著增长,运价存上行风险。但若威胁能够较快解除,行业则将会重归基本面。

9.png

图9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

宏观经济:经济企稳回升动能偏弱,逆周期调节政策待持续推进落实

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回落0.1个百分点至49.4%,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值,经济恢复出现波折和反复,经济企稳向好基础仍待巩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至50.2%、50.4%,均高于临界点,总体继续保持扩张,但扩张速度继续放缓。从供需分项指标看,11月份供需指标均环比下降,生产指数回落更多,导致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差”由上月的1.4%收窄至本月的1.3%,供需正缺口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内供强需弱格局未变。预计受益于一揽子扩内需、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未来国内供需衔接作用将有所增强,供需正缺口有望运行在低位区间。

11月经济数据反映经济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仍不足。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背景下,11月份生产、投资和消费同比均有提升,但两年年均增速有所回落;投资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韧性犹在,增速回升且两年年均增速上行。结构上,消费温和恢复、以服务消费带动为主;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韧性;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初现低位企稳;出口转为正增长。在需求端,外需动能趋稳,内需动能边际下行。固定资产投资动能放缓,其中基建和制造业动能保持韧性,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探。受商品消费拖累,社零动能下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2024年我国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在发展中解决问题,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企稳。

10.png

图10 中国制造业PMI

行业动态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2月21日,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2024年能源工作,一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产保供,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二要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要瞄准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融通衔接,扎实开展能源标准化工作,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着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四要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五要着眼完善能源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能源监管制度,创新开展过程监管、数字化监管、穿透式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六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七要积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八要大力加强民生用能工程建设,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求。九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落实巡视整改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能源干部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和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重点区域新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替代方案不完善的不予审批;不得将使用石油焦、焦炭、兰炭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完善重点区域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煤矸石、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考核。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对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的签约对象、签订要求、履约监管等做出全面指导。《通知》肯定了中长协合同“压舱石”作用,并将延续定价机制。相较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新一年度的煤炭长协方案的灵活性有所增强:一方面对供方签约量的限制进行适当放宽,另一方面对需方签约范围和签约数量进行弹性调整。与2023年要求电力企业中长协签约全覆盖甚至105%覆盖相比,2024年将签约比例恢复至80%~100%。

在2024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表示,要持续抓好煤炭稳产、增产,释放先进产能,保持充裕的生产能力,协同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和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工作,坚决扛起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两个重要责任,全力抓好煤矿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煤炭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稳产、增产,发电供热企业要多方落实能源、提前衔接运力、保障稳定供应,全力确保今冬明春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据悉在本届全国煤炭交易会上32家大型煤炭供需企业现场签订2024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合同总量4亿吨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煤矿产能储备制度建设征求意见

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煤炭产能储备;到2030年,将力争形成3亿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根据《征求意见稿》,产能储备煤矿的设计产能由常规产能和储备产能两部分组成。设计产能不低于300万吨/年的新建、在建煤矿项目可以申报建设储备产能,且需为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内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或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井工煤矿。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同时给予产能储备煤矿产能置换政策优惠。

国家能源局:确保煤电气稳定供应

当前,国内能源消费总体保持较快增速,非电行业用煤需求或超预期增长,叠加今冬明春冷空气次数预计偏多等因素,特别是冬季用能高峰期仍需煤电做好兜底保障,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煤炭供需偏紧的可能,国家能源局多措并举提前应对。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和新疆煤炭绿色转型供应保障基地,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推动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拓展与煤炭资源大国合作,稳定煤炭进口;紧盯东北、两湖一江、西南等区域,有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煤炭供应偏紧局面;针对可能出现的冬季民生用煤问题,必要时点对点协调解决,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抓紧抓实矿山安全整治

12月1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锦生主持召开局党组会。会议强调,要对国家和应急管理部重要会议要求逐项明确责任分工,一体推进、全面落实、加强督查督办。要加强联系指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把责任扛起来、问题找出来、措施压下去、办法沉下去、答案干出来,把措施落实到矿山班组一线、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末梢,切实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要认真开展山西矿山安全生产督导工作,突出解决和根治矿山安全领域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取得实效。要抓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煤矿地面相关设施设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要从快从严组织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对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故,要挂牌督办并全程跟踪督导。要抓紧抓实矿山安全整治,推进“三个一批”措施落实,深化重大灾害防治,严厉“打非治违”,强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建立完善执法责任倒查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

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需求在今年达到历史新高后将在未来几年呈下降趋势

国际能源署12月15日发布的2023年度煤炭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煤炭需求在今年达到历史新高后将在未来几年呈下降趋势。这是该报告首次预测全球煤炭需求下降。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将比上年增长1.4%,首次超过85亿吨。不过,在可再生能源产能大幅扩张推动下,即使各国政府没有宣布和实施更强有力的清洁能源和气候政策,2026年全球煤炭需求仍将比2023年下降2.3%。此外,随着未来几年需求下降,全球煤炭贸易预计将萎缩。报告称,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一半以上将发生在中国,预计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4年出现下降,并在2026年趋于平稳。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次全球煤炭需求下降与以往不同,更具结构性,是由清洁能源技术的强劲和持续扩张推动的。煤炭需求的转折点显然即将到来,但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