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因工作需要,现急招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电池等储能关键材料、电池结构及储能系统研发方向的科研人员若干,具体岗位如下:
岗位要求与薪资待遇
岗位1 职责:液流电池电极双极板材料研发
招聘人数:1-3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化学化工、电化学或材料等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4、工作认真踏实,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5、具备扎实的电极材料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材料制备、电池组装及电池性能分析测试表征手段者优先。
岗位2 职责:液流电池电解质溶液研发
招聘人数:1-3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材料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有电化学研发经验者优先。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4、工作认真踏实,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岗位3 职责:液流电池电堆结构设计
招聘人数:1-2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化学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或电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良好的化工传递与反应过程、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4、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5、工作认真踏实,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岗位4 职责:储能系统设计与管理
招聘人数:1-2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4、工作认真踏实,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岗位5职责: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发
招聘人数:2-3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电化学、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4、工作认真踏实,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5、具备扎实的电极材料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锂钠离子电极材料制备、电池组装及电池性能分析测试表征手段者优先。
岗位6职责:锂电池材料研发及电芯结构设计
招聘人数:1-2人
应聘要求:
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电化学、锂电池电解液、物理化学、能源化工等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4、自主性强、认真踏实,执行力强,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出色的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根据大连化物所相关规定从优考虑,详见研究所招聘网站
研究团队简介
储能技术研究部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部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智能电网建设对大规模储能技术及电动车发展对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铅碳电池等储能电池及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及电池系统设计、优化、集成技术,开展应用示范,推动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研究部坚持研(研究所)、产(企业)、用(用户)密切合作的研究开发方针。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为重点,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利时Ecosourcen公司、陕西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程放大和规模化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开发,与国家电网、发电企业等用户合作开展应用示范。近年来研究部与企业合作开展了40余项商业化示范系统,包括2012年在沈阳法库卧牛石风电场实施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示范系统,2022年并网的全球规模最大的100MW/400MWh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等。同时研究部牵头国内外液流电池标准的制定,近年来,制定并发布了包括首项国际液流电池标准在内的标准20余项,引领产业的发展。研究部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中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研究部具有国家能源新型固定式电化学储能研发中心、国家计量(CMA)认证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化学储能技术工程实验室等重要研究平台。
研究部部长
李先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加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工作,主要包括液流电池、铅碳电池、锂/钠离子电池等。获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山科技奖、科学探索奖等科技奖励。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Joule、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Adv. Mat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H因子74。获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国际专利10 项,技术转移转让9 项、许可8 项。长期担任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Letters, 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 (RSC)等期刊编委,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 Advanced Membranes等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