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夏长,躬耕陇亩,在秋天收获硕果。
9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2023年技经专业人员技能考评结果进行总结表彰。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国网天津电力获得团体一等奖;国网天津经研院樊倩男在160余名参赛队员中名列第3名,荣获个人一等奖;另一名队员程雅楠名列第26名,获得个人三等奖,创国网天津电力代表队史上最好成绩。作为参赛队伍“教练”的国网天津经研院老专家袁海洲、李士亮,日前也分别获评2023年度市公司高级专家和经研院优秀专家称号。
为落实国网天津电力“六精四化四驱一平台”专业要求,国网天津经研院于2022年启动实施了以提高技经队伍专业水平为目标的“青蓝工程”,针对“专家层”“中坚层”“青年层”专业人员细化培养措施,开展“强基固本、精益造价”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从55岁的袁海洲到28岁的樊倩男,两代人传承的是国网天津电力人群体先进的精神风貌,体现了“青蓝工程”在技经队伍从“技能型”向“专家型”人才转变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练内功,技经专业技能考评取得新突破
“老师,您看这结算工程中的变更费用处理方式好像不太对。”樊倩男请教道。
袁海洲肯定地说:“这种处理方式确实不对。费用应当是因方案变动引起的费用变动,而不是变动后方案的预算金额。小樊,可以啊,有进步!”
在技能考评封闭集训期间,国网天津经研院派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专家、优秀专家为公司集训队进行授课和辅导,展现了“专家层”严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参赛队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国网天津经研院注重在“青蓝工程”中练好内功。针对建设单位技经人员侧重于工程现场专业管理,在理论、预规定额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不足的现状,将“强基固本,精益造价”活动范围扩大到国网天津公司,协同供电单位开展了联合培养活动。各供电单位轮流选派专业骨干到经研院进行学习锻炼,经研院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委派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保障交流培养效果,帮助基层单位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这些都为此次取得技经专业人员技能考评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育良才,“青蓝工程”成为员工成长沃土
“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通过“师带徒”“结对子”“压担子”“一人一策”等多项举措,以集中培训、重点辅导、实操练兵、检查考评等方式,引导技经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
在“青蓝工程”实施中,国网天津经研院向“专家层”要方法,牵头成立攻关团队,破解专业重难点任务和公司级拓展性课题,牵头开展电缆局放试验定额深化研究,弥补了专业空白,同时较2018版试验定额费用水平下降约51%。向“中坚层”员工压担子,创新实施初步设计、招投标、竣工结算“三个阶段”造价评审工作精细化管理,先后完成并发布3本造价标准化编审手册、支撑编制8份造价管理规范文件,牵头和参与各类各级标准编制4项,全过程造价管理实现了精益化、精细化,提升了“中坚层”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使全过程造价管理标准化率达95%以上。向“青年层”要态度,提出要努力争当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力军,目前“青年层”均已具备独立开展电网工程可研初设评审、施工图预算审核和结算审查能力,促进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在本次国网公司技经专业人员技能考评中,天津公司代表队共6名队员参加,其中经研院青年2名。在国网天津电力2023年青年人才比武中,27岁的马江林取得技经管理专业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结硕果,群体先进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
当前,安全、质量、技术、造价等生产要素,在实现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贯穿电网建设全过程的技经工作,全方位反映参建专业的管理效率。因此,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技经队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青蓝工程”的深入推广,为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培养了一批“一主多备、一专多能”优秀电网基建工程造价人才,切实提高了基建技经专业“精打细算”精益化管理水平,同时带动了技经队伍向“群体先进”迈进。技经专业人员编制的《电网基建工程初设概算典型事项指导意见(2023年版)》、《天津公司输变电工程多维立体参考价(2023年版)》、《电网工程估算造价指标手册》等一系列标准,其实用性和适应性有效提高了可研评审质效,进一步夯实了基建技经专业体系建设,多次获得国网天津电力相关部室的好评。专家袁海洲牵头组织编制的《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施工图预算评审导则》完成送审,标志着国网天津经研院在高等级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专家李士亮完成的《应对设备材料价格上涨规范费用计列方式》,实现了投资管控更加精准。“中坚层”牵头承担了国网天津电力基建“六精四化四驱一平台”技经管理体系建设重要课题,编制完成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工程量清单、竣工结算指引手册,形成了统一合规计价依据,有效促进了造价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