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天津市硅酸盐学会、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京联合发布3个报告:《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报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减碳路径与策略研究》(以下简称《混凝土减碳报告》)与《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政策建议》(以下简称《绿色采购建议》)。研究报告分别从低碳生产标准制定、水泥产品降碳、建材绿色采购等三个方面对水泥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
水泥行业减碳需要低碳生产标准
水泥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水泥行业的减碳既需要从生产端推动燃料和原料替代等低碳生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需要从消费端推动用低碳水泥产品替代普通产品。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以来,因总体需求降低以及错峰生产、能效提升等政策措施的驱动,水泥行业减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水泥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大宗建筑材料,而且减排难度大,行业减碳仍然任重道远。
《标准体系报告》从水泥生产端出发,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4月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梳理了现有标准和支撑政策,提出了“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研究员张亮表示,减碳是当前大环境下各国的一致需求。标准建设,包括水泥行业的标准,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考虑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标准在开始制定之初就要有这种意识,在减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要充分吸纳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高质量的国家标准。”
《标准体系报告》建议,应加快编制原燃料替代、节能降碳、低碳水泥和碳捕集与利用四方面的技术与装备标准。除已有和在编的标准外,报告建议新编12项标准,为水泥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更完整的“工具包”。此外,结合水泥企业试点碳交易市场的情况,研究还提出了水泥行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标准体系框架及核心标准清单,包括水泥生产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标准,在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时将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可信度。
《标准体系报告》提出,“低碳水泥”的概念和评价指标将随着水泥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水泥碳排放量化指标有助于从消费端辨别和使用低碳水泥和低碳混凝土。因此,报告为定义“低碳水泥”提出了量化指标建议,认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于今年3月发布的《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通用硅酸盐水泥》(征求意见稿)中的1级限额指标可作为现阶段低碳水泥产品标准。
水泥应用端的两大有效减碳路径
混凝土是水泥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配以碎砂石为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混凝土,大量和广泛用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混凝土行业的碳排放主要由原材料生产、混凝土生产和产品运输三部分组成。
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永祥强调,将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与结构创新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性能优势,降低混凝土的总体用量。同时,通过混凝土的骨料优化设计与掺合料粉体技术,将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即水泥熟料用量)降下来,这是目前混凝土应用端降低碳排放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混凝土减碳报告》认为,混凝土需求总量下降带来的减排效应与材料高效利用是水泥应用端的两大有效减碳路径。据中国水泥网水泥研究院预测,未来,混凝土需求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到2030年,混凝土产量将从2022年的约33亿立方米降至24亿立方米,碳排放量与2022年相比,将减少两成。到2060年,混凝土的产量预计进一步降至16亿立方米,碳排放量将减少近一半。
在材料高效利用方面,《混凝土减碳报告》强调,应注重四项技术,分别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制品二氧化碳固碳能力和扩大低碳水泥应用。报告提出了不同时期减碳技术发展优先级及碳减排潜力:到2030年,材料高效利用将以优化配合比及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为主,两者当年将实现碳减排共计约1.73亿吨,占混凝土行业预期碳排放总量的24%。 2060年,上述四项技术碳减排共计约2.27亿吨,占当年混凝土行业预期碳排放总量的48%。
周永祥指出,要尽快将水泥的外部环境成本纳入水泥价格体系,目前要加快实现水泥行业的碳交易,使得水泥的市场价格体现出必要的、真实的碳交易价格。目前的水泥价格较低,就是没有包含碳交易价格。较低的水泥价格,不利于水泥的节约化使用,也不利于替代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混凝土减碳报告》建议,应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生产端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比例,扩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非主体结构中的使用,扩大再生骨料使用范围。推广其在道路工程、土方平衡、林业用土及烧结制品等场景大量利用;原材料替代、再生混凝土使用要求应纳入“低碳混凝土”评价体系,需在混凝土生产碳排放计算和评价方法中予以明确,以鼓励和推进相关碳减排技术的应用。此外,报告认为,不应片面追求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应根据混凝土不同应用场景提出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新要求。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中应加入材料的低碳属性指标
《绿色采购建议》在分析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等第一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6个试点城市的实施情况基础上,建议在绿色建材评价体系中加入材料的低碳属性指标。目前,与混凝土不同的是,水泥尚未被纳入试点城市的政府采购需求文件,而混凝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材料水泥的隐含碳。如果不对水泥做绿色建材相关方面的要求,混凝土减碳潜力十分有限。因此,报告建议将水泥纳入政府采购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刘敬疆指出,尽管国际上也有关于绿色建材的相关表述,美国欧盟有绿色建筑,其他国家也有建筑上的绿色的要求,但最准确、完整的绿色建材概念是由中国第一个提出来的。2013年住建部、工信部明确提出了建材的绿色化,即绿色建材。“随着工作的深入,未来我们将不断细化指标要求,把碳约束纳入我们国家绿色化推进的制度。”
“碳链也是价值链,碳交易、绿色金融将会给低碳产品带来机遇。”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蒋荃表示,绿色建材增加了减碳的维度,减碳量通过交易,可以给低碳产品赋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刘宇表示,核算准确性是绿色低碳建材遴选公平性的关键。碳标签制度建立是贯通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之间的碳排放信息共享的有效方式,既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也将起到上下游产业信息交换的重要作用。
《绿色采购建议》认为,在水泥行业建立碳标签使碳排放来源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加速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整体减排。对水泥企业而言,通过碳标签可以清晰了解水泥碳排放足迹,直观地获知水泥的碳排放量信息,从而引导下游企业的市场购买行为,带动建材行业低碳转型。报告建议,尽早建立水泥产品碳标签制度,完善绿色建材混凝土碳排放评价标准体系。碳标签制度应分四个步骤建设完善,即“确定产品碳排放基准线”“建立碳基准评价标签”“披露碳得分标签”和“建立产品碳中和水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