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4月27日,江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建设,主动与全国一流的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大院名校对接合作,谋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吸引更多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落户高新区,打造若干聚焦特色领域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与衢州市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浙大衢州“两院”、衢州学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对接合作,推动企业需求与高校平台精准对接。提高木门、数字消防、输配电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效能,逐步完善综合体产业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交易、创业孵化等功能,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服务高新区乃至全市企业。
打造专业化特色园区(加速器)。围绕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科创园、小微企业园、数字生活新经济产业园、江山智造创业综合体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为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产业化空间。
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产业大脑”,推进“产业大脑”在产业生态、企业应用、共性技术、服务企业等场景应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建设“未来工厂”,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一批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提质扩面,以木门行业“轻量化智改+样本化推广”模式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向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升级,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向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多层次、梯进式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力争到2025年,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1〕16号)和衢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擘画的多娇江山新蓝图,加快推进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市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根据《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评价办法》(浙科发成〔2021〕6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突出创新制胜导向、深化实施首位战略,坚持“又高又新”,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全市建设“六个新江山”总体目标,聚力发展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六大行动”,打造“十联动”创新生态,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重要经济增长极、科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为浙江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探索江山路径。
(二)发展目标
经过3年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良好、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强化的科技产业新区,高标准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目标,高水平达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成功获得命名。具体发展指标见附件。
——园区规模质效稳步提高。到2025年,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亩均增加值提高到125万元/亩,亩均税收达到25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8万元/人。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园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园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00家和45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1家,浙江省“隐形冠军”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达到4家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到2025年,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培育成效显现,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70%以上,前三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收入比重达到7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72%以上。
——绿色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到2025年,园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宜居宜业的环境基本形成,成为全市产城人文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二、主要任务
(一)创新平台“提能造峰”行动
1.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建设,主动与全国一流的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大院名校对接合作,谋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吸引更多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落户高新区,打造若干聚焦特色领域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与衢州市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浙大衢州“两院”、衢州学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对接合作,推动企业需求与高校平台精准对接。提高木门、数字消防、输配电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效能,逐步完善综合体产业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交易、创业孵化等功能,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服务高新区乃至全市企业。(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2.构建全链条双创孵化平台。全面提高已有的孵化载体效能,提升高新区内众创空间和江山市科技孵化中心、江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园等孵化器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为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对接指导等服务,并积极引导相关平台争创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做活科创飞地产业孵化平台,以“江山—浙大科创飞地”为样本,探索打造一批“研发、创新和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江山”的双向飞地合作平台,柔性引进长三角高端产业要素,承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到2025年高新区内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数达到4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不含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数达到22家以上。(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3.打造专业化特色园区(加速器)。围绕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科创园、小微企业园、数字生活新经济产业园、江山智造创业综合体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为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产业化空间。(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二)科技企业“创新跃升”行动
1.加快壮大科技企业梯队。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加快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在科技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登高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00家和45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1家,浙江省“隐形冠军”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2.强化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激发企业研发投入活力,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申报科技项目。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创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编制创新产品目录,完善并出台政府采购和服务政策,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政府采购力度,强化对企业创新成果应用的支持。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以上,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
3.加快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制定重点技术攻关清单,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制定短缺技术和替代进口技术清单,以 “目录引导、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一批共性技术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基础应用研究,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积极承接重大前沿科研项目,深入对接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承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新能源高效利用等领域重大前沿科研项目,并推进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三)产业集群“铸链强基”行动
1.明确招商重点领域。深入研究门业家居、高端装备、智慧消防、新材料等重点培育产业现状,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环节,瞄准上市公司、知名企业战略布局,重点突出园区产业龙头企业配套需求,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制定招商路径,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衢商回归”“江商回归”项目,加强与衢州市、江山市企业家协会、社团组织的合作交流,引进一批优质大项目、好项目,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力争到2025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招商中心、市发改局、市经信局)
2.加大高新项目招引。聚焦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高新区现有产业基础、发展空间等优势,以战略眼光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对接全市域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快招商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培育一只素质过硬的科技招商队伍。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统筹驻外联络处、域外商会、产业招商小组、飞地平台等力量,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用好用足市“大招商”工作体系,实行前端“产业研究+主体研究”、中端“信息收集+信息研判”、后端“商务谈判+落地服务”招商项目全程服务机制,用好基金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招商中心、市财政局、市国资中心、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3.保障高新项目落地。加快落实高新项目政策保障,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强化高新项目落地的用地保障,合力推进莲华山工业园礼贤区块、朱坞垄区块、松毛岗区块1200多亩和城南工业园荷塘区块1000多亩土地的征收平整,以及莲华山敖平村150户、城南新塘底村120户“园中村”拆迁攻坚;有序推进城南科创园周边、清溪港湾周边、申达老三十六所等区块“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工程,拓出城市发展新空间,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强化高新项目落地的资金保障,推进融资体系与科创体系的有机衔接融合,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融资体系。(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资规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四)科技合作“东融西领”行动
1.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开展与上海松江、安徽合肥及苏南地区的科技合作,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创新要素溢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加快融入长三角要素一体化市场,争取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建立重点领域制度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融入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跨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科技局)
2.强化区域科技领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科技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积极融入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合作区和四省边际科创走廊建设,打造四省边际创新高地,鼓励“衢黄南饶”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交流,举办院士专家行等活动,汇聚创新资源。深入对接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全面助力衢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招商中心、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3.积极推动山海协作升级。创新山海协作体制机制,加强与杭州市、绍兴市等地区的对接,加强联合招商、共建共管、利税共享机制等方面合作力度。强化产业飞地对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高新项目招引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3.0版建设,以江山-柯桥山海协作产业园等为依托,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人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全方位流通。发挥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四省边界地区产业协作,形成以杭州、绍兴等先进地区带动高新区,再由高新区带动浙闽皖赣四省边际地区的联动发展体系。(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五)数字园区“提档升级”行动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不断提高智慧园区融合发展能力。推动数字化设施建设,在城南工业园和莲华山工业园谋划布局建设5G基站,加快实现宽带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建设和5G网络全域覆盖;聚焦公共治理、生态环境、交通物流、清洁能源、幸福民生等方向,开展领先的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经信局)
2.推进数字赋能园区管理。持续推进数字园区建设,着力完善园区安全管理和环保治理数字化监管体系,加快实施莲华山、城南工业园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高园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数字楼宇”,建立数字化楼宇经济信息平台,为楼宇用电用能、产业特色引导、楼宇资源精准对接、企业服务运营优化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设园区物业管理系统,推进智慧停车、智能人行道闸等智慧园区场景应用。建设园区服务系统,在第一时间将政府惠企政策、法规等进行线上展示,并及时推送给企业,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申报,为企业赋能;推进传统缴费模式转变为线上缴费,减少企业跑腿次数。(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资规局、市住建局)
3.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产业大脑”,推进“产业大脑”在产业生态、企业应用、共性技术、服务企业等场景应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建设“未来工厂”,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一批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提质扩面,以木门行业“轻量化智改+样本化推广”模式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向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升级,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向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多层次、梯进式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力争到2025年,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
(六)产城融合“试点先行”行动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管线基础设施,加快建成交通枢纽,提升高新区交通能级,重点推动工业区块的道路改建,全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以规划S316(里坞)-S315(十村)连接线一期项目、城南新城路网建设工程、江山经济开发区门艺小镇环湖道路一期项目、东山头溪敖坪段改造工程、江东工业园兴工八路延伸工程、浙西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三桥溪江贺公路至莲华山大道段建设工程、江东工业园W13-W18区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为重点,加快推动园区道路改建,提升路面强度,为园区制造业企业车辆进出提供优良的交通环境。加快推动园区路灯、绿化、标志标线、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公路设施供给质量。(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
2.建设美丽低碳园区。加强现有环境治理,加快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景观提升项目建设,提高高新区的整体面貌。开展园区扬尘综合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园区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制造,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推进绿色采购,实施碳普惠,开展“零碳”会议等碳中和实践。到2025年,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市住建局)
3.加快建设“未来社区”。以未来社区为目标,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南人才公寓、莲华山人才公寓、城南新城公寓楼等项目建设,布局建设产业邻里中心、众创中心、商业综合体、职工公寓楼、职业学校等生产生活性配套项目,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推进与城南新城、贺村小城市融合发展。全方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邻里、服务、治理、教育、健康、建筑、交通、低碳九大场景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空间,成为吸引创新人才集聚的活力宜居地。(责任单位:江山高新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住建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江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抽调科技、经信、发改、招商、人才、统计等各业务条线专人专职负责高新区的创新、招商、统计、考核等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二)加强要素保障
政策方面,要加大正向激励制度,出台高新区专项政策及配套政策;资金方面,全力确保用地空间和开发建设资金需求,加强园区资源整合和要素保障,强化土地出让金保障功能,着力解决项目用地和开发资金问题。用地方面,通过“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腾退低效能企业,保障高成长性的工业企业用地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创新、人才、资本、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三)加强监督考核
根据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和目标,建立年度考核机制,完善“年度计划、责任分解、年中督查、年末评估、动态调整”推进机制。加强对方案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方案实施的动态监控机制,及时评估实施情况。同时,根据高新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行动方案,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