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3月份进口煤分煤种分国别进口数据,其中备受关注的炼焦煤进口量创历史新高。3月份单月进口量高达964.7万吨,同比增156.4%,环比2月增39.5%;2023年一季度我国炼焦煤进口总计2275.7万吨,同比增加1049.7万吨,增幅85.62%。
![1.png 1.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304/6381792164867206225409898.png)
炼焦煤进口分国别来看,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蒙古炼焦煤进口占比49.3%,接近一半;俄罗斯炼焦煤占比31.3%,近1/3;加拿大炼焦煤份额占8%;美国、印尼紧随其后,位居第四、第五,占比分别4.6%、4.5%;而重回中国市场的澳洲炼焦煤进口截至一季度,占比仅为1.6%。
![2.png 2.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304/6381792167345887393414499.png)
具体分月分国别进口量如下表所示:
![3.png 3.pn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304/6381792170192071984078073.png)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蒙煤进口量已达1121.8万吨,同比增幅433.8%;俄罗斯进口量711.8万吨,同比增幅113.5%。蒙煤、俄罗斯炼焦煤进口急剧发力,3月单月进口量双双创记录高点。零关税之下,蒙煤作为二线焦煤,较澳洲二线主焦价格优势明显;而俄罗斯在过去三年蒙煤、澳煤进口补给不足背景之下,国内终端充分利用俄罗斯煤低灰、低硫特性与国内高灰高硫煤混合使用,成功调整了煤炭配比,大多数人认为生产的焦炭标准可以接受,可用于生产高质量钢铁,因而,俄罗斯煤性价比优势突出,在国内有较为广泛的使用。总体而言,蒙煤、俄罗斯煤较澳洲煤性价比更优,进口增量明显,而国内原煤产量持续高位水平,炼焦煤总供给十分充足,下游虽然继续低库存,多数企业库存已居历年来最低水平,但供给充足之下,下游按需采买,丝毫没有提高库存的意愿。焦炭第四轮降价100元/吨,铁水日均产量从高位继续回落,悲观情绪蔓延,短期国内市场依旧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