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2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要加速开展储能示范应用,探索推动电化学储能应用。探索电化学储能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提升新能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综合 > 政策 > 正文

安徽阜阳“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探索推动电化学储能应用 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2023-01-17 09:15 来源:阜阳市发改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2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规划中提到,要加速开展储能示范应用,探索推动电化学储能应用。探索电化学储能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提升新能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加快三峡新能源阜南储能电站项目等一批储能电站建设,力争“十四五”末,阜阳市电化学等新型储能容量规模达到60万千瓦。

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鼓励建设光伏与新一代互联网智能电网、先进储能技术结合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支持建设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不断完善储能政策,创新智能储能商业模式,为高弹性电网提供强有力支撑。 

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考虑地区用电及全省调峰需求,保持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分时电价盈亏总体平衡,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减轻高峰时段电网供电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储能发展,引导和激励用户侧资源主动参与调峰困难时段电力平衡,建立电力用户需求侧响应市场。

1月16日,安徽省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解读。

原文及解读原文如下:

解读见下页


《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解读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期,也是碳达峰目标实现的攻坚期、窗口期。为科学谋划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着力构建与阜阳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根据《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

阜阳市作为是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和谐善治幸福城。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经济和社会将实现以创新为特点、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编制《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对增强阜阳市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着力构建阜阳市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并重的能源安全供应新格局,矢志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朝着现代化美好阜阳阔步前进。

三、编制过程

2021年1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同年4月份,经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确定了规划编制思路及大纲。6月份,形成《规划》初稿,并进行完善。11月份,书面征求市、县有关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12月份,组织开展专家评审。2022年1月24日至2月2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起止期内,阜阳市人民政府网收到征求意见0条,采用0条;收到1名市民朋友通过电子邮件渠道反馈意见2条,部分采纳,未采纳部分已沟通达成一致。

2022年5月下旬,《安徽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实施,编制组认真对接,修改完善后,再次征求各县市区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和市有关单位意见,收到征求意见11条,采用11条,结合修改意见进行完善。2022年9月,委合法性审查后,经委党组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11月,结合国家、省有关能源发展新部署和我市实际,认真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2022年12月上旬,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后,经市政府同意,由市发展改革委印发。

四、工作目标

《规划》明确了我市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可再生能源产业,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聚焦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风、光、火、热、储、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大类13项具体发展指标。

五、主要任务

《规划》重点推进5项主要任务,配套实施17项重点工程:

五项任务:一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推动能源高质高量发展;二是优化能源规划布局,构建绿色能源发展体系;三是针对问题补齐短板,推动能源多元安全发展;四是加快能源产业升级,提高优势能源利用效率;五是支持能源综合发展,创建能源创新示范区域。

十七大工程:一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二是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三是落实强化节能降耗目标;四是积极发展光伏和风电;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利用;六是适当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七是科学探索氢能应用;八是加速开展储能示范应用;九是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十是加强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一是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二是着力改善能源民生建设;十三是全面提升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十四是积极探索综合能源发展潜力;十五是构建生物天然气多层次储备;十六是打造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示范;十七是创建建设省级能源创新示范区域。

六、创新举措

《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多项重要创新举措。在煤炭清洁利用方面,提出了优化发展清洁高效坑口电站,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提出了鼓励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在生物天然气利用方面,提出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在探索氢能应用方面,提出了打造安徽省副产氢生产基地和皖北氢燃料物流网络关键枢纽。在油气供应建设方面,提出了跨省天然气联络线建设和天然气下乡工程。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发展供给端风、光、火、热、储、氢能、生物质能等“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在能源创新示范方面,提出了省级能源创新试验区、新能源替代示范试点区以及省级地热能综合利用示范市三个示范代表。

七、保障措施

《规划》最后提出“十四五”阜阳市的能源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1.政府服务,完善机制;2.规划引领,多规协调、政策引导;3.推动项目、积极宣传引导;4.完善政策,保障财政;5.招才引智,科技创新等5项措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八、下步工作

认真落实《规划》内容,细化任务分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做好《规划》评估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序时推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