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售电价格居高不下,售电公司对客户报价,价格齐刷刷是:90%固定价554,10%市场联动,全电量上浮1~2分钱。这种价格情况下,作为用户怎么选择?星星发起一个投票《明年电价“554上浮”你签了没?》,701人参与了投票,186人选择了“认命,签了”,占比26.5%;其他选择“还没”、“不签”的分别有241人和274人,占比73.5%。
市场上,到目前客户接受这个价格并且签约的比例应该远低于26.5%。
(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 作者:星星)
近日,也有个别电厂售电公司给传统客户报出550的传闻,个别独立售电公司业务员报出538之类的不知最后认不认的价格。总体来看,基本还是554,加上浮。2023,广东售电价格目前还是顶在天花板。
一、售电公司的两难选择
售电公司报出价格顶在天花板的原因是,到目前,发电集团基本不准备对售电公司开卖,个别开始出货的,都是554,甚至通过调整曲线,变相突破554。售电公司还有分摊成本、曲线偏差成本、保函、交易手续费、人工等成本,综合起来1分左右。
电厂的售电公司对客户价格也在天花板,这个信号,把早期抢跑签单的售电公司都吓坏了,也只能回到报天花板。
尽管内心也许是不相信的,但是现实无奈,只能如此。
二、电厂的两难选择
客观来说,电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电厂成本攀升,部分电厂亏损严重,需要传递到终端用户。
从2021年11月,国家允许价格上浮20%的政策出台以来,据报道,广东一年传递发电成本183亿元。从前三季度各发电集团发布的财报看,没有煤矿的发电集团经营普遍困难。
星星统计了过去12个月的现货交易结果,加权平均价格575.44 厘。这意味着,如果长协少卖,在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存在现货以更高价格卖出的可能性。
面对经营压力,电厂大概会选择宁可不成交,也不让价格松动的策略。
三、政府的两难选择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在协调电煤长协价格,增加煤炭产能、划定保电煤长协比例、落实运力保障,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长协电煤价格从去年的700元/吨,调低到675元/吨。控制电价上涨的政策意图明确。
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星星近期与不少工厂老板交流,都对今年、明年业务情况忧心忡忡,对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倍感压力。从今年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可见,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是政府真的在推动的事。
另一方面,电厂也得日子能够过下去才行。近期,全国最有权威的行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多次发声,呼吁提高电价。
四、客户的两难选择
买,成本增加太多,经营大受影响。不买,后面会不会有更大的风险?
一个企业给星星发了某售电公司给他的提醒:【政策解读:广东已经入市企业总电量4900亿度,今年电交所政策规定达到3000亿度马上结束年度交易,也就是说,超出3000亿度就没有长协价电,抢不到电的企业就只有买现货价电,一切以入网为准!签了合同没有入网不算!11月30号前,都可以享受XXX公司最新报价,12月1号3000亿度抢光了,市场没有长协价电,只有现货价,全部售电公司会出价0.574!早签早划算!】
企业问星星,这样说对吗?星星说,不全对。但也确实存在一种可能:售电公司买不到足够的长协,为规避风险,不敢签固定价,企业只能最后去赌现货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不容易。此刻,星星的企业要买电,星星也会陷入两难。是进亦忧,退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