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电力行业明确提出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要求。围绕这些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从新能源和传统火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访谈 > 正文

两会访谈丨曹培玺:推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

2022-03-11 11:33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刘泊静

推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电力行业明确提出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要求。

围绕这些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从新能源和传统火电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举措。

◆ 在新能源方面,他建议实行“一央企牵头一基地”的开发管理模式,推进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

◆ 在传统火电方面,他建议加快传统火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为火电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有力条件。

新能源大基地开发要注重发挥央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建设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项目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曹培玺表示。

他认为,从以往开发情况看,新一轮新能源基地开发可能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强化,我国基地项目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布局缺乏宏观统筹。二是技术研发和管理规范有待加强,高性能风机轴承、高效光伏材料、低成本大容量储能等技术亟需突破,关键装备国产化率较低。三是政策机制有待完善,存量风光等新能源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不达标,补贴资金来源不足、缺口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曹培玺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基地项目发展专项规划,以省为主体明确项目规划布局,实行“一央企牵头一基地”开发管理模式,按各方出资占比实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国有资本无序竞争。发挥央企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形成“成熟一个、开发一个、总结一个、推进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管理规范建设,支持央企组织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成立“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完善新能源机组及配套设施报废材料回收处理规定,做到各类资产能用尽用、有序退役、安全回收、绿色环保。

三是加快完善政策机制,完善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交易体系,鼓励新能源发用电主体开展双边直接交易。加大新能源配额完成情况考核力度,鼓励企业通过绿电、绿证交易等市场化方式自愿进行平价并网。完善配套火电和储能的发电容量及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探索开展基地项目以“打捆”方式统一参与市场竞价。

加快传统火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

“近年来,我国火电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迅猛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二氧化碳排放依然较高,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下一步,要加快传统火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曹培玺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要求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火电降碳技术主要包括以深度挖掘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潜力为核心的低碳技术、以“火电+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为核心的零碳技术,以及以BECCS(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为代表的负碳技术。

曹培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火电降碳技术研发应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对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尚未形成共识,火电大规模降碳投入较为谨慎。二是目前我国对火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尚无明确规划,降碳路径难以形成合力。三是火电企业经营普遍困难,降碳技术研发和装备投入大大超出企业承受范围。

为推动火电降碳技术研发,他建议:

一是出台火电中长期发展指导意见,为火电价值发挥和降碳技术研发指明方向。利用好火电存量资产,把握并科学发挥火电的兜底保障作用和灵活调节能力,充分释放煤电存量资产价值,为煤电脱碳降碳技术的全方面应用和新装备、新技术、新示范项目的大规模推广预留足够时间和空间。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为火电降碳关键技术攻关创造良好环境。强化低碳燃料替代与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研究,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制定“火电+CCUS”、BECCS技术发展路线图,推进深度脱碳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三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为降碳技术研发提供坚实保障。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将煤价调控至合理区间。完善应急备用和调峰补偿机制,通过煤电联营、完善容量电价、健全储备和应急机制等措施,保障煤电机组作为基础性、调节性支撑电源合理收益。将火电降碳技术纳入国家重大低碳技术范畴,为火电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有力条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