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成立至2011年十年间,清新环境从“三四个人”白手起家到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从试水特许经营到成为环保行业龙头上市企业,一路凭借过硬技术,为十年创业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2011年,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环保产业已具较大规模,产业发展迅速,涉及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技术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数据显示,彼时的节能环保产业总投资以15%—20%的速度增长,体量增长迅速。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无疑成为清新环境实现核心产品升级的关键途径,其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迭代,助力企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然而,再好的技术都需要资金支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要站稳脚跟、做大做强,都面临资金短缺和需求不振的难题,刚刚“十岁”的清新环境亦不例外。
尤其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时,前期投入巨大,研发周期较长,且具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因此难以通过内源融资带来资金支持,需要外部融资支撑。所以,资本就成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沟通和共赢发展的桥梁。
在此背景下,已在环保行业崭露头角的清新环境,开始谋划借资本之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2011年,经过周密筹划的清新环境获得第一次外部资本助力,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迎来成长中第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加入国内知名上市环保企业行列。

清新环境首任董秘洪珊珊(左一),时任总裁樊原兵(左二),创始人张开元(左三),首任财务总监孙玉萍(右二)
十年积淀,这一次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开启了清新环境在资本市场的新征程,为其快速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快了研发项目进展,知名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上市也为清新环境发展成为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服务、资本运作为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商注入了强劲动力。
借资本之力,清新环境实现了从旋汇耦合专利技术研发到SPC—3D技术面世的跨越,实现了从废水零排双流体喷枪技术落地到SDS干法脱硫技术落地的飞跃,企业发展进入全新轨道,经营管理步入更高水平。以此为基础,清新环境抢抓上市契机,坚持以技术为指引,加大研发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坚持市场为导向,推进企业稳健发展,提升公司价值,用良好的业绩回馈投资者。
清晰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有序拓展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而资本是企业腾飞的翅膀。截至2021年11月,清新环境已授权专利达337项,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多个行业权威奖项,这些均离不开资本为技术创新提供的强有力支撑。
回首往昔,借力资本腾飞的清新环境依然在奔跑,依然在不懈挖掘自身潜力,也依然在发挥好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为可期的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