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开启碳中和征程的起始之年。从“高歌猛进”的建设期到“长效运行”的运维期,清洁取暖步入“2.0时代”。“双碳”目标下,如何巩固已有成果、防止返煤,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农村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当前,距离采暖季不足2个月,北方多地加速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的《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仍是主要任务之一。征求意见稿初步要求,已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3年以上的城市,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改造户数比例达到98%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山区散煤治理力度。2021年采暖季前,各地共完成散煤替代367万户。始于2016年的大规模改造工作,如今已迈入第二阶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前期,散煤治理已从快速完成目标的改造时代跨入保障长期使用的运维时代,从单纯考虑初装成本的补贴时代进入运行成本自担的后补贴时代,从以环境最优的技术路线选择阶段到兼顾经济性的因地制宜方案的选定阶段。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那么,这项工作该怎么干?
农村散煤治理对全国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接近20%


清洁取暖改造仍存在改而未用等状况


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应坚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