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水电移民实践经验》成果发布会在杭州举办,该书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世界银行联合牵头研究和编制,是世界银行第一次针对中国水电移民行业全面研究。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报道 > 正文

《中国水电移民实践经验》成果发布!世行首次对中国水电移民全面研究

2021-04-23 16:41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冯义军

4月22日,《中国水电移民实践经验》成果发布会在杭州举办,该书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世界银行联合牵头研究和编制,是世界银行第一次针对中国水电移民行业全面研究。

专著的中方参与者包括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龚和平等32名学者、7家规划设计研究院、2家水电企业;世界银行方面包括总部及驻华代表处的专家,在完成典型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和综述报告。

水能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规模移民搬迁,淹没影响对当地造成较大冲击,且影响程度较深。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经建成水库大坝9.8万余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系统性地加强了水电移民安置规划和实施管理。这种系统性的全行业移民安置做法与一些国家效率低下、临时性应对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与中国自身的其他行业相比也存在显著优势。

为全面总结中国水电移民的成功做法,将一些好的经验或做法进行归纳、提炼,用国际化的视野加以规范、提升移民工作经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水电移民经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国际交流,2018年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世界银行商定,联合开展“中国水电移民经验研究”课题,最终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在为《中国水电移民管理经验》一书的序言中说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大规模移民。为了妥善安置好移民,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真正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水电移民工作者开展了大量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完善,逐步建立了“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安置政策和规章体系,为我国水电移民安置规划的实施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工程移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书中包含了大量中国移民数据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世界银行高级社会发展专家姚松岭认为,中国水电行业移民管理具备强力推进水电优先战略、强大的移民工作技术实力、采用开发性移民模式、致力于提高移民收益等特征。“中国水电经验表明,即便在最困难、最复杂的环境下,也有可能以最能提升项目效率和移民安置结果的方式来规划和实施移民安置。中国经验提供了潜在有价值的方法,其他国家(行业)可以借助这些方法改善移民安置绩效。”

龚和平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中国水电移民管理的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和主要经验。他认为,中国解决水电移民安置的成就,离不开世界银行的支持。为全面、系统总结中国水电移民经验,2018年7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世界银行商定,联合有关团队共同开展课题《中国水电移民经验研究》。“水电总院团队在深入剖析长江三峡、向家坝、金安桥等14座水电项目案例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国内项目回访调研、国际项目对标交流,扩大研究视野,聚焦研究重点,经数轮研究团队集中办公、世行研究团队咨询、行业专家评审验收后编撰形成本书。”

据介绍,编写团队全面梳理了中国水电移民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移民行业演变历程。研究成果首次全面总结中国水电移民70年工作实践,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消化吸收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有关非自愿移民政策,总结提出目前“以人为本”的中国水电移民安置理念、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成熟的技术管控措施、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等特点;提炼出中国水电移民成功经验,提出的中国水电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移民安置理念、政策法规体系、移民技术标准体系等,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机构和其他行业借鉴。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移民安置方式的多样化、加强移民专业信息平台建设与信息运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龚和平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