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能源等基础保障与供应至关重要。中央企业如何发挥国家队“顶梁柱”的作用,能否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针对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
“疫情暴发后,我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雷鸣山坦言。三峡集团有近一半共一万多员工在湖北地区工作,三峡大坝地处湖北宜昌,集团下属的湖北能源集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位于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长江电力等集团重点企业,也分布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长江电力和湖北能源集团两家企业供应了湖北地区电量的三分之一,全社会用气量的32%,供热量每年超过80万吨。
在此情况下,如何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保障能源供应?雷鸣山向记者介绍,三峡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硬核操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组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从1月19日至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防控疫情的工作要求,部署集团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建立网格化人员监控、统计和简报制度,确保全员掌握、遵守国家和集团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是疫情发生后立即对生产区域实行封闭管理,精心组织长江电力、湖北能源等能源生产企业做好疫情期间生产安排,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可靠;四是在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积极组织大型水电、生态环保、风电和光伏新能源业务复工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五是国际疫情扩大后,加大境外所属企业疫情管理,严防输入性疫情发生;六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广大员工坚定信心、顽强斗争。
上述措施收到良好的成效。雷鸣山说,三峡集团建设生产一线没有发生员工感染新冠病毒情况,疫情期间向湖北省捐赠防疫资金超过1.6亿元,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自愿捐款780余万元,组织海外所属公司紧急采购医疗物资支援抗疫一线,保电、保气、保热工作有序、有力。截至3月15日,三峡集团已向湖北区域累计供电约91亿千瓦时,供气4.85亿立方米,供热21万吨。其中,作为湖北省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鄂州发电公司600余名员工已经连续驻厂50多天,有力保障武汉、鄂州电力、热力稳定供应。
雷鸣山强调,积极开展复工复产,稳投资、稳经营至关重要。三峡集团建设中的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分别是世界第七大水电站、第三大水电站,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和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工程。三峡集团周密部署,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复工有序,确保实现“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零疫情报告”的“三零”目标。
与此同时,三峡集团还加快谋划推动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以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2月24日,三峡集团25个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分布于广东、江苏、福建、宁夏、河北等14个省区,总投资580亿元。目前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148个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据了解,三峡集团制定了年度总投资1700亿元的目标。
“今年1至2月,三峡集团生产经营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可控区间。在受到疫情较大冲击的情况下,经各部门、各单位的艰苦努力,当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收窄,集团上下全力以赴,力求实现三峡集团一季度经营业绩‘开门红’。”雷鸣山说。
他表示,当前国内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国际上疫情在加速蔓延,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面临挑战。但集团公司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顶住压力、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做好全年生产经营各项工作。
雷鸣山强调说,三峡集团要强投资、稳增长,在“六稳”工作中,发挥国有企业的应有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聚焦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