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为确保亚运项目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亚运三馆各项目施工已全面复工。而早在年初,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就完成了亚运三馆的电气设计,一张可靠、智能、绿色的电网已快速铺开,为亚运建设项目的全面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多重“保险”编织可靠电网
为确保亚运场馆可靠用电,萧山区供电公司按照亚运特级保供电要求开展电网设计。
三馆的外线接入点主供电源来自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2座110千伏变电站,确保了每条线路的独立供电能力。
同时,专门设计一条20千伏专用备供电源,这样的高可靠设计相当于给亚运三馆的外部供电系统上了双“保险”。而且,以上电力电缆均采用阻燃电缆,在电缆中间接头采用防爆盒,大大提升了电缆线路防御外力爆破的能力。
双保险之外,还有另外两重保障,即发电机组和快速发电车接口,确保亚运保电万无一失。即使3个变电站和备用专线同时出现故障,场馆内预设的发电机会立即投入工作。而快速发电车接口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发电机无法使用,让发电车能够实现快速发电,确保亚运三馆可靠供电。
智慧电网助力智能亚运
“在确保外部电网多重保障的基础上,我们将智能电网的成果应用到场馆内部的电网设计上,将高可靠性的要求一贯到底。”说起亚运三馆的内部电网设计,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军良信心满满。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亚运三馆的内部电气设计上,也向大电网看齐,处处体现着高标准和智能化水平。
以体育馆为例,其内部设置的开关柜可不是普通的开关柜,传感器、关键连接点温度传感器以及视频等智能化设备,赋予了开关柜全方位感知的能力。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为设备失效预测提供在线诊断和分析依据,提供专家维护建议,将停电故障概率减至最小。
而同时守护的,还有智能轨道机器人。在配电房内,智能轨道机器人可根据任务计划实现24小时不间断自动巡视。它不仅可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还能生成自动巡视报告供管理人员查阅。
“亚运三馆的电气设计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到电网设计之中,实现了智慧电网和智能亚运的有效契合。”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负责人俞登科说道。
原标题:一张智慧电网连接亚运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