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日益成熟、成本的急剧下降、市场的多元化,使得近些年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陆地风力发电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统计数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了近24亿千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1/3,满足全世界1/4以上电量的需求。有预测分析,到2050年电力将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0%以上,其中86%将来自可再生能源。”10月15—16日,在苏州召开的“能源与城市协同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和技术中心主任陈勇介绍。此次研讨会由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举办,中国建筑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专业机构近百位专家围绕城市能源系统规划、城市建筑与交通能源规划、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等议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科学规划,注重对城市的顶层设计
“放眼全球,很多城市仍然存在着城市规划与能源规划融合程度不深、能源消费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长李伟阳表示:“为破解城市能源困局,城市能源变革迫切呼唤理念、模式、业态和机制的创新。”
瑞士联邦材料学与技术研究所城市能源系统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MashaelYazdanie以瑞士的能源场景作为案例指出:“如今,要把传统技术和新技术,以及传统建筑和交通部门结合在一起,分析不同能源系统的耦合,寻找能源供应最优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商务区——虹桥商务区,其规划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上海申旺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杨光梅介绍道,虹桥低碳商务区在规划研究阶段就聚焦绿色低碳。例如,在南北能源站分别覆盖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的南北两区,公共事务中心自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仅这一供能系统的建设就节约了0.9万吨的标准煤,折合发电量相当于2.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同时,减排了3.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人工林1.48平方公里,或相当于抵消1万辆中等排量轿车行驶1.5万公里的排放量。
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席广亮看来,智慧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涉及智慧能源系统的开发、智慧交通平台的打造,更要从城市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经济转型的角度来考虑新技术怎样去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让近零能耗建筑和智能交通走进生活
目前,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怀表示,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系统运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与传统建筑相比,近零能耗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全专业的协同设计,运行控制与管理对建筑的最终用能表现至关重要,施工需精细化操作,以设计、施工、评价的全过程控制达到气密性要求。
建筑能效的提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而城市想发展,交通要先行。近些年,我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智能化与网联化给交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
那么,未来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据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立理预测,道路交通的电动化将全面加速,如汽车从公共交通逐步向私人市场扩展,两轮和三轮电动交通工具进入规范化阶段;从水运交通来看,正逐步实现船舶短途运输电动化、长途运输清洁化;在轨道交通方面,通过电池变革创建新型轨道交通模式、储能与轨道交通系统的结合等,使中小运量的轨道运输在城市和城市群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让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为城市服务
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除了减少用能,如何清洁用能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据了解,在“十三五”非化石能源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贡献巨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地热供暖、制冷、发电等,每年可实现替代标准煤7000万吨。发展地热产业,已在业界逐渐达成共识。
我国地热能源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约7.8亿平方米,位列世界第一。在国家地热能中心高级工程师、中石化新星公司新能源研究院地热评价所所长唐果看来,未来应加大对地热能利用的探索,根据“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思想,实现地热发电、建筑高效供热制冷、工农业生产和温泉沐浴的梯级利用,大幅度提高地热能的转化与利用。
与此同时,被誉为“黄金电力”的太阳能,作为永不枯竭的资源,深受大家青睐。谈及光伏发电城市应用中的商业模式,阿特斯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商务总监黄宏展说:“当前光伏发电技术日渐成熟,发电成本趋于平价甚至低价,不仅可以自发自用,还可以隔墙售电,效益十分可观。在未来城市应用中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更多的‘蓝海’将会浮现在高楼大厦之中。”
原标题:能源与城市协同发展需二者规划融合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