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6日,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3月1日,中国先进研究堆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目标。中国先进研究堆是面向21世纪核科学技术研究的一座高性能、多用途研究堆,在同类中子束流研究堆中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21世纪的重要实验平台
2010年5月13日15时58分,随着反应堆最后一根控制棒提升超过临界高度,主控室大屏幕上反映堆内中子水平的曲线显示出缓缓上升的趋势……负责临界实验的总指挥宣布: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达临界成功!
20世纪末,曾为国家“两弹一艇”研制和核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的50年代建成的第一座重水研究堆和60年代建成的49-2反应堆,都因超期服役、设备老化,面临退役。因此,设计建造一座新的性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研究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9年5月,国务院领导听取了中国原子能院科学研究院关于上述两座研究堆的情况后,很快提出了“适时建设新型的、能替代这两座反应堆的研究堆”的指示。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原子能院作出了建设一座新型研究堆的决策,及时调配科技人员,组建了新研究堆设计室(部)和新研究堆工程部,分别负责新研究堆的设计和建造。
研究堆堆型、技术指标是根据要承担的国家重要任务和科技研究方向决定的。经过充分论证,有关方面最后确定了新研究堆以辐照生产核素和利用强中子束进行中子散射试验为两大主要用途,并兼顾其他应用。
中国先进研究堆的设计建造,贯彻了立足国内、自主创新的方针。建设一座技术性能先进的研究堆,既要满足我国核科学技术继续创新发展的需求,又要体现我国核科技发展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一座有大的辐照空间,有较高的中子注量率,安全可靠的中国先进研究堆建成了。它的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行,成就了21世纪我国核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实验平台,必将极大地增强我国在核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以及核工业的综合能力,推动我国核技术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