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日前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签订《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能源物联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探索破解电能管理中普遍面临的“资产分界点”难题,实现智慧用电、智能节电。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也是国内首个明确开展此项探索的综合保税区。根据这项协议,双方将

首页 > 泛在电力 > 智能配电网 > 报道 > 正文

武汉率先开展保税区“智慧用电”探索

2019-08-27 10: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冯国栋 李思远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日前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签订《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能源物联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探索破解电能管理中普遍面临的“资产分界点”难题,实现智慧用电、智能节电。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也是国内首个明确开展此项探索的综合保税区。

根据这项协议,双方将以移动互联、物联、人工智能为手段,从东湖综合保税区海量的电力能源消耗大数据中提炼出规律,为能效分析、电能质量治理、智能化精准运维提供准确参考,破解能源分布不均、损失大等共性问题,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和“智慧”节电目标。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提出的一项智慧电能策略,将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一套“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智慧服务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关联和交互。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将在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据国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总经理程开春介绍,目前能源管理正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对计量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靠单一的总电表无法获取这些数据,需在电表和终端间部署更多数据采集设备。

程开春说,探索的难点和意义在于突破电能管理中普遍面临的“资产分界点”问题。他说:“按照传统的资产分界,电表前的部分多为国有电力资产。电表后的多为用户个人资产。只有突破资产分界点,才能实现精细化的数据采集。”

为此,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实现跨越融合,利用客户权属的配电设施,把感知终端直接延伸至耗能设备,更精准地收集、分析数据资源,形成“资产互补、数据互通”的能源格局。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于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的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的核心,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

原标题:武汉率先开展保税区“智慧用电”探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