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无数例子表明,城市产业转型关乎生死。
现今,不论是资源型,还是综合型城市,都站在了转型的路口。
随着近期氢能“大火”以及国家政策助推,不少城市抓住了这一“救命稻草”。
在此形势下,氢能产业战火四起,北京、上海、佛山、济南、如皋、台州、张家口、大同等多家城市纷纷宣布转战氢能。
站在城市产业转型的关口,怎样才能在这场血战中突围而出?
从武汉的氢能产业布局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从“车都”到“氢都”,在汽车等产业转型方面的江城风韵,别有一番风味。
01、28年前崛起的“中国车都”
武汉自古就有着成为“车都”的优良基因。
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武汉历来就有着“九省通衢”的美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而汽车作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在武汉崛起有着天然基础。
这段光辉的历史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
1991年,为承接中法合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郊西南的荒野之地上动工兴建。
28年后的今天,这个当年的沌口小镇摇身一变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领域,这里形成了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
沿东风大道向南,方圆1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吉利等整车企业,共生产37种汽车车型。
同时还聚集着格特拉克、德尔福、法雷奥、霍尼韦尔、伟世通、万向等汽车零部件企业500多家,产品涵盖变速箱、底盘、车身、电子、内饰、玻璃等。
并拥有东风、法雷奥、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等14家省级以上汽车研发机构。
一条世界级汽车工业走廊在这里日渐形成。
根据权威数据,去年,开发区汽车产量126万辆,产值超过3000亿元,汽车产值约占武汉市的3/4、湖北省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业重镇。
02、“车都”转型之战打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并不似表面上的激情澎湃。
在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突飞猛进形势下,下一代汽车呼之欲出,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面临全球汽车行业巨变,作为车都的武汉更是难以独善其身。
根据近期发布的数据,今年1~2月,武汉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1.9%,已投产的五大整车厂除东风本田增加值增长3.8%外,其他均为负增长。
对此,武汉开发区决策层更是急迫的表示,未来五年将是决定武汉开发区命运的关键五年,目前开发区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在此形势下,推进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这其中,氢能产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发展氢能产业,是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氢能源之都’的保障。”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目前,凭借着“车都”优势,武汉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如今,武汉氢能领域已经引进东风新能源、雄韬氢雄、众宇动力、武汉开沃、武汉理工大新能源、芜湖国氢、雄众等一批优秀氢能产业链核心企业,涉及加氢站基础设施、氢能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氢燃料电池整车等领域,初步形成了氢能产业集群小气候。
从“车都”到“氢都”,武汉的氢能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也为武汉市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03、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3月26日上午11时,在武汉开发区汉南薇湖路,一辆汉产开沃牌氢能公交专线车缓缓驶入加氢站,经过安检、去静电,在耗时3分钟加满18公斤氢后,欢快驶离。
这是湖北省首座固定式加氢站——雄众氢能加氢站,投入试运营后的第一单。
雄众加氢站
实际上,加氢站建设看上去很美,现实却很残忍。
目前,全国仅有12家加氢站处于运营状态,分别坐落于北京、上海、郑州、大连、中山、佛山、云浮、如皋、常州、十堰、成都等城市,距离形成规模体系还有很远的距离。
而根据在汉企业透露,该公司计划今年在武汉建成2至3座加氢站,2020年前建成20座。可以看出,武汉为此下足了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并不止于此。从加氢站到氢能汽车、氢能公交,再到氢能产业园,该地的氢能产业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姿态。
其中,在氢能造车领域,3月20日,格罗夫首台氢能样车研制成功,在汉向全球发布。与此同时,格罗夫这个诞生于武汉的汽车品牌,也是全球唯一一家独立制造氢能汽车的企业。
除此之外,武汉还建成了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园。
2017年12月21日,雄韬电源公司投资115亿元,在武汉开发区建设燃料电池产业园,主要从事氢燃料发动机的研发生产,据悉,建成后将形成每年350亿元的产值。
另外,根据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该市在氢能产业上的志向远大。
到2025年,武汉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要力争突破1000亿元,产生3-5家氢能国际领军企业,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氢能产业成为了武汉转型的出口。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论是对一个产业还是对一个城市来说,不转型死,转型还有发展壮大的希望。
可以说,正在转型中的武汉汽车产业,为正在辛苦探索中的城市们做出了表率。
原标题:从中国“车都”到“氢都”,氢能产业又迎来一个超级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