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意见的通告》,这是继广东、宁夏、江苏、陕西、天津、上海、福建后再次发布风电竞争配置办法的省份。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者说EnergySpeaker”ID:EnergySpeaker 作者:武彩霞)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山东省风电竞价规则与其余七个省份相比有一些差异点,因此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
政策背景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起步早,产业体系完备,截止201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左右,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437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山东省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突出,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纳入十强产业,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但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产业发展起步早,但规模总量偏小。②新能源应用发展快,但对产业带动作用弱。③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④产业门类齐全,但核心竞争力不足;缺少制造关键核心新能源装备的龙头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等。
风电发展现状
截止2018年底山东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1146万千瓦,跻身全国前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出现弃风现象,弃风率达到1.4%;②存在未能有效落地项目:“十二五”以来风电项目已核准但超过有效期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容量177.8万,纳入十二五建设方案但未按期核准的项目133.4万,纳入十三五建设方案但未按期核准的项目26.2万,继续建设项目628.4万,未能有效落地项目占比近35%。
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发布其风电竞争配置办法,更好的对风电建设开发时序及电网消纳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以风电开发建设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风电竞争配置办法差异点
增加产业带动效应得分
山东省首次在企业能力部分增加产业带动效应得分,办法规定“项目开发建设能够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当地新旧动能转换”得5分,且分值为五项考察因素中最高分,而业绩部分为全部省份中分值最小的省份。

主要支持性文件分县级及市级两个级别
办法指出:规划部门、土地、林业及环保四个支持性意见分市县两个级别,取得市级支持性意见的得2分,县级支持性意见的得1分。而之前发布的几个省份均为县级支持性意见。
接入消纳条件分市县及省级意见
山东省为首次提出区分省级及市县级不同级别接入意见得分不同的省份。

山东竞争配置要点
注重市场整体把控力
风电建设方案的竞争配置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电价的高低直接决定项目的有效性,因此在电价申报时提升自身项目成熟度的同时更要关注整个竞争市场的把控力;本省竞争配置系数(拟参与竞争配置总容量/山东竞争目标总量)、项目资源禀赋(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自身竞争比较优势(企业实力、项目条件等)等的分析是有效申报电价的基础;
注重产业带动效应
建议开发商结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联合风电上下游企业制定本企业产业带动效应方案,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强项目优势;
注重项目成熟度
相较于其他省份,山东省更加注重项目的成熟度,更有利于工作扎实的项目胜出;取得市级支持性意见的项目将有明显优势;而市级支持性意见的取得较县级意见难度更大,需要尽早编制环评、水保报告作为市级支持性意见取得的依据;同理,电网消纳部分分县市级意见与省级意见,取得电网接入手续的项目将更有优势;
注重与设备厂商及设计院的协同
竞价模式下,随着项目开发风险的增加,项目开发模式将逐步由开发商单独申报到开发商、设备厂商与设计院联合模式转变,设备厂商与设计院的综合实力将关系到项目开发进程;建议开发商注重设备厂商与设计院的选择与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