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电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力供应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电网发展,提升普遍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乡村电气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扶持农村农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振兴乡村、发展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李征带来了关于加快农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建议。
李征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电网发展,先后开展了扩大内需农网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新增中西部农网工程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等农网专项工程,全力服务“三农”工作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2013-2018年,累计完成农网建设投资7886亿元,大幅提升了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十三五”前两年,投资1424亿元,打赢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惠及1.6亿农村人口和1.4亿亩农田,涉及贫困人口2903万人,显著改善了“三农”用电条件。
振兴乡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018年,国家电网编制完成乡村电网发展规划(2018-2025年),计划投资超过1万亿元。其中2018-2020年4600亿元,用于“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和381个国家贫困县电网升级改造的投资就达900多亿元,约占20%。
众所周知,农网工程投资规模大、运维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特别是中西部、边远地区农网投入产出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普遍服务特性,对社会资本不具有吸引力。随着“煤改电”的推广和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北方农村现有电网容量配置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东中部地区用电需求增长强劲,季节性供电紧张问题依然存在,农网发展相对落后,急需“扩容升级”;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网发展历史欠账多、落后尤为突出,供电能力和质量有待持续提升。
此外,尽管近年来农网建设投入大、速度快,但农网建设历史欠账太多,仍然跟不上农村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农村电气化发展,对农网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李征建议:
1.保障资金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农网建设改造,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参照西藏农网工程现行补贴政策,给予80%中央资本金支持,并予以足额安排。对中东部地区,安排专项资金对2000年前后农网改造的设备进行统一升级。
2.给予政策支持。对农网建设改造投资实行长期低息贷款或政府贴息,在电价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农网投资的公益属性,妥善解决农网建设改造的后续投资还贷问题;对电价承受能力差的中西部偏远地区给予税收优惠和运营补贴;对国家电网内部“东西帮扶”,在输配电价核价、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统筹规划长效机制,将各地农网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镇化、扶贫搬迁等政策统筹实施,避免电网先行建设后出现有网无荷的局面,减少资金资源浪费;二是普遍服务长效机制,确立服务标准、资金来源和补偿办法;三是能源转型长效机制,在国家层面推进乡村电气化工程,优先在网架结构好、供电能力有保障、用户承受力较强的地区推进“煤改电”“油改电”,加快农村用能转型升级,从“有电用”向“用好电”转变。
4.合理建设标准。当前各地能源主管部门普遍将国家确定的农网规划平均指标作为最低保障目标,造成贫困地区建设标准反而高于非贫困地区,超出实际需求,带来投资浪费。因此,应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农网建设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李征:农网建设应符合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