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空气污染和水土污染的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城市人居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但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细化,一些专业领域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水电工程在运行和拆除期间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
据了解,水电工程可以产生绿色电力,减少传统能源的污染和碳排放,一向被认为是绿色环保工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水电工程因改变了上下游沿岸及岸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并影响流域区域生态,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开展了一些水电站的拆除工作,在修复周边环境和节省经济支出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然而,我国在水电站拆除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很缺乏。如在水电站被拆除后,原先的库区被流动的河水所代替,库区形成的生物环境链变化、水库边缘湿地生态变化等仍不清楚。同时,大坝的拆除势必对紧邻大坝区域产生重大影响,涉及能量交换、泥沙重分布以及鱼类通道等问题,其中包含河流流速增大、水温改变、含沙量变化、鱼类洄游、河流水质和生物变化、河流岸坡植被变化等等。此外,大坝的拆除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下泄问题、坝址区附近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设问题等。
因此,今年省两会上,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员会提出《关于开展水电站拆除基础性研究的建议》的提案,认为水电站拆除的基础性研究刻不容缓。目前,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黄河源水电站正面临拆除,该水电站的拆除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座大江大河上拆除的中型水电站工程,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相关部门应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取得第一手基础资料,可在诸如大坝拆除导则编制、拆除前后环境影响对比研究、主要水生物前后变化研究、上下游河道区域水文变化分析研究、水土保持前后影响研究和经济与生态修复研究等课题上开展省级科技研究计划的立项,开启青海省水电站拆除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争取走在全国前列。”九三学社青海省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