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9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海装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因“创造三类海上风区3900小时世界纪录”荣获2018年度最佳机型。记录如何创造?本文且为您解读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的前世今生。在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过程中面临着成本较高、技术缺乏有效验证、标准缺失等一系列掣肘因素的背景

首页 > 风电 > 海上风电 > 企业 > 正文

如何创造三类海上风区3900小时世界纪录? 5MW了解一下

2019-01-24 17:21 来源:中国海装 

在刚刚结束的2019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海装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因“创造三类海上风区3900小时世界纪录”荣获2018年度最佳机型。记录如何创造?本文且为您解读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的前世今生。

264.jpg

在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过程中面临着成本较高、技术缺乏有效验证、标准缺失等一系列掣肘因素的背景下,中国海装率先打开局面,研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5MW海上风电机组,并首次批量化引用,对国内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走向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我国海上风电探索大机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65.jpg

风电整机企业的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的推动、海上小批量机组的高质量运行,一系列海上风电领域的硕果,中国海装认为这是拼速度式的发展所换不来的。而深耕海上风电这条路,中国海装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十年历程

2008年09月 项目策划

266.jpg

2009年09月 成立项目组

267.jpg

2010年09月 确定技术路线

268.jpg

2011年08月 详细设计完成

269.jpg

2012年07月 首台样机下线

270.jpg

2013年09月 通过设计认证

271.jpg

2014年09月 通过低穿测试

272.jpg

2015年12月 获得首个批量订单

273.jpg

2016年10月 批量下线

274.jpg

2017年10月 批量运行

275.jpg

2008.9-2010.1 高瞻远瞩 提前筹划

截至2008年底,世界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达148.52万kW,其中欧盟装机量占比90%。此外,有海上风电开发经验的国家也不断增多,丹麦、荷兰、瑞典、英国、爱尔兰等国商业化运行的海上风电场达到22座;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也都建成或在建海上试验风电场;美国也开始重视海上风电的开发。

反观国内,海上风电大兆瓦机型缺失,技术水平与国际存在巨大差距。我国海洋风能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沿海水深2-15米近海区域的风力资源可开发储量有7.5亿千瓦、是陆地风力资源的3倍,而且靠近我国的用电负荷中心。中国海装认为,开发近海风电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2008年,中国海装开始了海上风电领域的探索,5MW海上风电机组项目策划就诞生于这一年。次年,中船重工集团召开风电产业工作会,确立了中国海装在推进集团风电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初步形成了中船重工系统风电装备配套产业链基础。

276.jpg

2009年,中国海装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近海5MW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集成及示范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5MW海上风电机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任务。

2010年1月,经专家组充分认证,国家科技部唯一授权中国海装组建“国家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此,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拉开帷幕,而中国海装也因同时承担三大国家级风电项目,在国内外风电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2010.9-2014 潜心经营 惊艳亮相

国内早期海上风电机型,或为陆地机组经过适应性改造后使用,单机容量小;或为直接引进国外成熟技术,运维、优化受制于人。中国海装认为,只有针对中国海域海床条件和风资源特点,自主研制具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机组才是出路。

经过2010年09月确定技术路线,2011年08月完成详细设计,中国5MW海上风电机组首台样机于2012年7月成功下线,同年10月完成吊装,12月完成并网满发。自此,中国海装掌握了5MW级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步入我国风电技术最前沿行列。

277.jpg

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于2013年9月通过设计认证,2014年9月通过低电压穿越型式试验,2016年获型式认证。这使得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成为了国内首个通过设计认证、低穿测试、型式认证的机型。同时,也成为了国内外为数不多的能实现样机年可利用率超过95%的机型。

在此基础上,中国海装推进实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现有成熟机型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开发更大风轮直径的机组。二是,搭建可靠性试验平台,建设全尺寸、全功率、全工况研究试验平台,开展试验风场建设,打造国家级研发设计试验验证工作站。三是,获取风场资源,制造专业安装船和运维船;获取业主需求,打通海上风电开发全流程,推动行业进步。

2015年至今 批量验证 稳定运行

2015年12月,中国海装5MWW海上风电机组获得首个批量订单。次年10月,该机组在海装江苏公司批量化生产下线,同年12月底首台安装完成,树立了公司海上风电领导者形象。本次批量下线的5MW海上风电机组是全球唯一一款适应所有海域、各类风区的5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它是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批量生产的海上风电机组,标志着中国装备制造业成功掌握了大型海上风电设计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行业垄断,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278.jpg

2017年10月,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建成!中国海装5MW风电机组首次批量应用。2016年12月31日,中国海装启动首台5MW风电机组吊装工作,2017年8月11日,最后一台也是中国海装首台H171-5MW风机完成吊装,至此20台5MW风电机组高高矗立于黄海之上。2017年9月8日,20台机组顺利完成调试并网,标志着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展现了中国海装海上风电领导者形象,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技术领先的又一重大成果。同年11月,中国海装2台H128-5MW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完成测试,成功并网发电。

279.jpg

作为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国海装还进行了一系列海上风电的探索。海上风电防腐方面,在编制并发布了首个国家《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防腐规范》GB/T33630-2017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一体化防腐解决方案研究。海上浮动式方面,已完成模型转换与模型验证、双风机协调控制、叶片截面插补、浮动式载荷差异性、维护方案设计等研究工作。由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已获工信部立项;更大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方面,“10MW级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获得中船重工2017年度科技创新与研发项目正式立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曾用三句诗表达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的十年,正是经历了这三重境界,从独上高楼提前布局,到衣带渐宽潜心研究,到屹立灯火阑珊处稳定运行。中国海装走过了一条引领行业发展、坚持自主研发的敢想敢干敢拼之路。回首来路,5MW海上风电机组的十年践行了“致力于成为中国海上风电技术引领者”的口号;眺望前方,中国海装亦将继续前行,引领行业发展。

280.jp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